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赤城县

影像河北丨我在渤海“种太阳”

2025-10-29 16:45:50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10月14日,河北华电昌黎50万千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已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10月14日,运输船将光伏网架运送到吊装位置。

  10月14日,吊装船在吊装光伏网架。

  10月14日,作业船上的工人将光伏网架焊接在钢桩上。

  10月14日,打桩船将一根钢桩打入海底。

  10月14日,工人通过定位系统调整钢桩位置。

  10月14日,王久龙(左一)和同事们时刻关注吊装进程。

  10月14日,晨光穿透薄雾,秦皇岛市昌黎县滦河口附近海域一片忙碌景象。打桩船、吊装船、运输船等30多艘船在海面穿梭,船身切开碧波的轨迹与100多组已安装的光伏网架构成壮阔图景。这里是河北华电昌黎50万千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现场,我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的蓝图在渤海徐徐展开。

  “运桩船已完成靠泊,准备打桩。”9时30分,项目现场调度王树松的指令通过对讲机发出。不远处,一艘打桩船的巨型吊臂正将约15吨重的钢桩缓缓吊起,阳光在桩身上流动,映出甲板上工人紧绷的侧脸。液压冲击锤轰鸣着将近30米长的钢桩钉入海底,每一次夯击都让打桩船船身轻微震颤,溅起朵朵浪花。

  “看那‘海上桌子’,桩间距精准度全靠它。”项目技术主管车增杰指向海中的一个黄色钢架,四角的圆环在浪涛中若隐若现。这是项目团队研发的吸力筒式稳桩平台,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四根钢管桩穿过圆环。车增杰指尖划过平台上的北斗定位终端,屏幕上显示着四根钢管桩的坐标,“只要把第一根定位准确,就能连打四根桩”。

  正午的阳光为光伏板镀上金边时,吊装作业进入关键窗口期。68米长、38.4米宽的光伏网架在“1主+4次”吊装设备牵引下升空,面积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的网架掠过海面,阴影在波峰浪谷间快速移动。“右边保持不动,左前抬高一些,左边再向前移。”施工指挥人员王久龙不断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吊塔司机根据指令转动控制杆,四根次吊装索链精准调整角度,将网架稳稳对接在4个不足0.2平方米的桩顶接口。

  “吊装光伏单元就像在渤海上‘种太阳’,这个项目需要在渤海‘种’下1000多个光伏网架,目前已完成约八分之一。”车增杰说,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7.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9.5万吨、二氧化硫2587吨、氮氧化物2670吨、烟尘3125吨。

  文/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

  图/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