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张家口社会

张家口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体系

2025-10-31 15:23:5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10月17日,在张家口市益源建筑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处置生产线正在工作。该生产线“吃”进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等建筑垃圾,“吐”出再生砖等建材。“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我们每年可生产再生砖2700万块、混凝土20万立方米,应用到城市基础建设之中。”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晓辰说。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张家口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一个缩影。笔者从9月29日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转型和低碳技术创新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使绿色底色愈发鲜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张家口市崇礼区梧桐大道景色如画,引来众多游客。武殿森摄

  能源向“绿”

  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

  10月18日,在位于万全区的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万全综合能源站,不时有氢燃料电池汽车驶入加注氢气。该能源站站长张瑞介绍,站内的氢气来自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在那里,已实现绿电制绿氢。

  张家口市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绿电充沛。“我们把能源结构调整作为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张家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引项目、扩规模,向全产业链布局、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张家口市实施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综合制氢、算电融合、绿电直连等一批具有全局性、引领性的示范项目,构建起多能互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该市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300万千瓦,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今年1至8月,该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创历史新高,达480亿千瓦时,每发10千瓦时电中就有7.6千瓦时是绿电。

  通过大容量储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该市形成了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路径,建成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有效解决“弃风”“弃光”难题。尚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安全有序推进,预计将于明年投产,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5.4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11.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54万吨。

  10月18日,气温下降,张北县张北镇小柳沟村村民李翠枝家中却暖意融融,墙上挂着一台形似空调的机器,出风口正送出阵阵暖风。这台机器是“太阳能+地源热泵清洁热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太阳能的热量给室内供热。

  张家口市通过多场景应用促进多元节能降碳,统筹推动绿电在制氢、大数据中心供电、清洁供暖等领域应用,推广电供暖面积1800多万平方米。实施了恒源—合盈数据、明阳—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等一批算电融合项目,年可为数据中心供应绿电6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88万吨。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氢冶金工艺气源管路。李广明摄

  产业向“新”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0月20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焊装车间,数百台机械臂精准协作。自2023年以来,这里已实现100%绿电生产。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新体系。张家口市锚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降低传统产业“含碳量”。近年来,张家口市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压减生铁产能261万吨、粗钢产能240万吨、煤炭产能2200万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07家,12家企业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投产达效,为钢铁行业摆脱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供了全新路径。

  提升主导产业“含绿量”。张家口市做强数字经济,目前建成投运数据中心项目48个,投用算力占全省比重超50%,算力总规模居全省第一,阿里巴巴张北云计算等6家单位获批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近年来,该市做优汽车制造,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落户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80家,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大冰雪产业,以冬奥场馆后续利用为牵引,推动冰雪康养、冰雪研学、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深度融合,建成2家冰雪产业园区,落地冰雪产业项目112项,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增强未来产业“含新量”。张家口市近年来创新实施氢能产业跨越行动,先后培育和引进41家氢能企业,建成投产制氢项目7个,产能达22吨/天,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拓展“低空+”创新模式,组建“5G+低空经济实验室”,建成华北地区首个特色低空飞行服务站,开通全国首条跨省“低空+冰雪”文旅专线,开创交旅融合、绿色出行新模式。

  生态向“美”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10月20日,在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指挥中心电子显示屏上,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一一呈现,实时显示该市空气质量指数。

  张家口市以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持续推进减排降碳。张家口市近年来坚持“压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协同推进,推动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精准衔接。该市实施农村地区“双代”改造37.28万户,年替代燃煤49.9万吨。全市PM2.5平均浓度由2017年的31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1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稳定保持京津冀最好水平。

  不断增强固碳能力。张家口市持续强化林草湿地建设,2017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726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80万亩,创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2个,建成国家湿地公园8个。今年1至8月,全市完成营造林64.53万亩,完成退化草原治理36万亩,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10万亩。

  全力提升碳汇增量。近年来,该市大力探索开展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完成5笔碳汇交易,交易金额约18.24万元,推动“绿色资源”向“绿色资产”转变。

  张家口市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建成投运覆盖全域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体系,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316辆,覆盖客运、物流、工程等多个领域。(郭晓通、阴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