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训练7小时,2000 次挥拍,打出10盆球……在桥东区东惠公寓的云海乒乓球俱乐部里,清晨8点半,灯光洒在一群个头刚超球台的孩子们身上,他们已开启井然有序的训练。场边,主教练程功正蹲下身,手把手调整一个5岁孩子的握拍姿势,随后起身紧盯每个孩子的动作,嗓音沙哑却坚定地指导着:“手腕再压一点!这球必须打出台!”
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却藏着一段打破40年沉寂的传奇。
25岁的程功,人生始终围绕乒乓球台。他6岁握拍,10岁进河北省队,13岁披上“带编制”的专业队战袍,18岁退役时已是两届省运会冠军。2019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体育大学,却因疫情只能暂时居家学习。
此时,程功萌生了为家乡创建乒乓球俱乐部的想法。程功的母亲曾是上世纪80年代河北省队主力,亲历过张家口乒乓的黄金时代。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张家口乒乓的辉煌不再,整整40年,省锦标赛团体冠军榜上再未出现“张家口”的名字。看着母亲眼中的遗憾,程功说:“妈,咱们从现在开始,给张家口种下火种。”
2020年7月,俱乐部成立,不少学员慕名而来。在这里,孩子们的蜕变令人动容。曾被电子产品“绑架”的小容主动要求加练,体弱多病的东东一个冬天都没感冒。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乒乓球,渴望像程功教练一样在赛场上挥洒汗水。
俱乐部发展渐入佳境,程功却有了更深远的谋划。他不再满足于业余培训,深知只有走“吃住训学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培养出出成绩的队员,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3年6月,程功攥紧了手中的名单——11个孩子,最大的8岁,最小的刚满5岁。这些家长顶着“读书至上”的压力,把稚嫩的孩子托付给他的俱乐部,签下的是一份“吃住训学一体化”的军令状。从此,他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11个孩子身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孩子的数据。
其中,戚景文是个“特殊”的孩子。当时刚满5岁的他柔韧性、体能和协调性出色,但成绩却不理想。程功果断决定为他改打法,将常规两面反胶改为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的削球特殊打法。三个月里,小景文每天4000次挥拍训练,小手磨出了血泡,程功一边用酒精棉球为他消毒,一边鼓励:“咱云海俱乐部的娃娃,骨头里必须刻着倔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景文凭借特殊打法,在全国少儿选拔赛中获得第六名,进入国家少年队集训。
2024年8月,俱乐部代表我市参加河北省青少年锦标赛。男子戊组团体决赛中,面对连续11年的卫冕冠军保定队,三名小将毫不畏惧,将比分打到2:2平。决胜局,保定队助威团已准备欢呼庆祝,千钧一发之际,小景文一球制胜,张家口队以3:2绝杀对手。这一胜,打出了云海俱乐部的名声,也打出了张家口乒乓人40年的渴望。这场比赛,俱乐部共获得男子戊组团体冠军、男子戊组个人单打金牌、女子戊组个人单打金牌三项大奖。
如今,云海俱乐部获得奖杯奖牌无数,已向国家少年队和河北省队输送3名运动员,吸引了吉林、内蒙古等地的家长送孩子前来训练。程功也开启了赴韩攻读硕博的人生新篇章。春节过后,仍在放寒假的程功又带着孩子们开始了每天7小时的训练。银球撞击台面的声音、孩子们的呐喊声、教练的指导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这里没有天才的奇迹,只有一群怀揣热爱的人,用坚持和努力,闯出了一条冠军之路。记者 王映华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