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石玉萍:用秸秆作画的非遗传承人

2025-01-09 14:47:4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2024年12月,石玉萍获省新一届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而这一荣誉在我市共有3人获得,这分量不言而喻,这也是对她“十年磨一剑”的回报。

  石玉萍,56岁,赤城人,市级非遗麦秸画传承人,利用莜麦秸秆变废为宝,通过取材、拼接、描绘、烙剪等流程,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并赢得好评。

  受母亲熏陶,石玉萍自幼喜欢剪纸、刺绣、绘画等艺术。20年前,她偶然在河南卫视一档节目中看到麦秸画,便被这项民间艺术深深吸引。于是,她也开始琢磨起了创作麦秸画。

  由于麦秸画制作涉及面广,包含美工、素描等专业知识,她通过拜访当地名师和自学钻研,不断学习绘画等基本课程。在她的床头边,经常摆放的就是美术书籍,每天晚上都会看到睡觉。就这样,她通过不断学习、创作,一件件精品力作不断呈现给外界。2017年,她的作品《蝈蝈》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山花奖铜奖,2016年荣获张家口市第三届旅游博览会旅游商品金奖。

  “没有碰巧的成功,背后付出很多。”石玉萍说,专注麦秸画创作后,她深入研究麦秸画的传统工艺,仔细琢磨每一道工序,如选料、熏蒸、漂染等,力求做到极致。为了收集上好的原材料,石玉萍每年秋天都要到沽源、崇礼等地,从当地村民手中收购莜麦秸秆。10年前的一天早晨,她早饭也没顾上吃,乘坐早5点班车到崇礼收购秸秆,一切都忙完后,已经偏午后,她赶紧前往村路口等车,结果还是错过了末班车。于是她徒步行走30多公里,饥肠辘辘,脚底磨了好几个水泡,从崇礼一直走到赤城县丁字路村,最后搭上了一辆货车,到家时已经下午3点多。正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石玉萍在麦秸画领域日渐取得显著成就,为麦秸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为了让麦秸画有更好的呈现效果,石玉萍持续探索创新,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于麦秸画创作当中,同时也更具新时代特色。在她身上,民间艺人的坚守与工匠精神的传承有了最具象的表达。记者 左文婷 通讯员 金建龙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