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谭俊鹏: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大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
他能让毒物证据“开口说话”,通过对毒物证据的精准检测,破译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密码”。
化学专业出身的谭俊鹏与公安事业的结缘,始于一次偶然的校园参观。当他踏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校门,被校园里洋溢着的忠诚、勇敢、担当、奉献的氛围深深吸引。于是,他毅然决定报考公安大学的研究生,将专业特长与公安工作紧密结合。
2017年,谭俊鹏正式加入警队,主要从事毒物、毒品检验以及涉毒案件现场勘查工作。多年来,他荣获个人嘉奖2次,2021年度、2022年度连续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刑事技术员。
被问到什么是毒物检测,谭俊鹏喜欢举例说明:“比如,发现一具尸体,全身无外伤痕迹,那么对于办案民警来说首先需要排查是不是死于中毒,而我的工作就是对死者生物样本内可疑成分进行提取和毒物检测。”每当有这样的案件发生时,就是谭俊鹏这样的“验毒师”发挥作用的时刻。
“我们生活的世界,毒物不计其数,甚至每一种药物过量服用都能认定为毒物,若不知道毒物的种类,提取则无从下手。”谭俊鹏说,普通人以为,毒物检测不就是抽血化验的事吗?而事实上,它是一个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在世界范围存在的难题。特别是在提取环节,人体中毒后,毒物存在于体液、脏器甚至毛发当中,含量极其细微,加之含有其他物质干扰,想要在其中提出高纯度的毒物,好比大海捞针。
在毒物毒品分析的前沿阵地,谭俊鹏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检验样本,从变质食品中散发出令人避之不及的异味,到涉及重大案件、需细致入微探究的逝者体内组织,再到那些蕴含关键信息的呕吐物、唾液乃至粪便等生物检材,他展现出了强大的坚韧与专注。
在一次侦办贩卖毒品案件的过程中,查获大量疑似毒品物。现勘人员对现场进行了精细勘查并提取了百余件生物物证,谭俊鹏“临危受命”。在这起案件中涉及10余类近百份检材样品,除了查获位置不同、品种不同、形态不同、包装不同外,据办案人员介绍,部分样品疑似掺杂了大量辅料,有效毒品成分含量很低,甚至个别样品疑似单纯为辅料成分,如果不能准确检验,会为后期的案件定性、诉讼造成极大困难。
谭俊鹏小心翼翼地实验、对比,分别对不同种类的疑似毒品逐一清点、编号、拍照、称重。夜深了,他毫无困意,因为早一秒完成工作,就能够尽快让嫌疑人受到法律的制裁……直到次日第一缕阳光照来时,他终于完成了所有涉案样品的处理工作,并顺利上机检验。
从警以来,他参与受理检验案件1000余起,检验各类样品万余份,出具检验报告1000余份,做到了零失误和零差错,为案件的定性、破案及诉讼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科学证据。
面对基层民警交办的中毒案件,谭俊鹏发现传统方法提取率太低,无法满足检验需求。于是,他将自己的主战场移到资料室和实验室,查阅海量资料,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后,终于建立了磁分散固相萃取毒物方法,实现了毒物与检材的分离和富集。这一成果获得了市公安局举办的“垣警智创、向新发展”警务创新大赛一等奖。
7年来,谭俊鹏始终坚守在刑事技术的前沿阵地,他把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完美结合在一起,在刑事技术领域深耕细作,握紧正义之剑,破解案件谜题。他的付出和努力,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和赞誉,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记者 孙媛 通讯员 武佳男)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