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戈献珍:勤劳养殖打开“致富门”

2024-05-23 09:31:3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快过来,真乖!真乖!”

  听到戈献珍的招呼,十多峰小骆驼凑过来,他摸着它们的头,一脸宠溺。

  5月15日凌晨5时,尚义县红土梁镇大西沟村在第一缕阳光中苏醒,戈献珍已经在自己的养殖场忙碌起来。

  来养殖场第一件事儿就是看他的骆驼,戈献珍说:“每天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

  戈献珍今年53岁,是土生土长的大西沟村人,也是红土梁镇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他养羊、养牛、养马,现在又养骆驼,是真正的养殖能手。”一说起戈献珍,知道他的人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

  早年间,戈献珍下过煤窑,打过工,做过小本买卖,也曾因经商赔了钱,欠下巨额债务。

  为了讨生活,他从朋友手里赊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当上了“猪贩子”,一年时间起早贪黑,到年底算账,净赚了三万多元,这让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之后,戈献珍开始到内蒙古贩羊、贩牛,跑的时间长了,还学到不少养殖技术。

  2010年,他开始自己养牛,2012年,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自筹资金30余万元,创办了养殖基地,也是这一年,让村民佩服的戈献珍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随着养殖场的逐步扩大,2013年,戈献珍养殖场存栏基础母牛110头,他采用基础母牛+肉牛育肥、边育肥边销售的模式,科学饲养,循环饲养,循环出栏,一年周转饲养肉牛近千头,赢利40余万元。

  养牛致富后的戈献珍并没有沾沾自喜,作为村干部,他主动上门动员困难农户养牛,帮他们购买肉牛,传授经验和养殖技术,有时还无偿为他们提供饲料、兽药等。

  村里有个年轻人是出了名的“酒鬼”,好吃懒做,为了不让他继续在歪路上走下去,戈献珍以低于市场价一千多元的价格,赊给他4头小牛,3个月后,这4头小牛净赚1.3万元。初尝甜头后,这位年轻人甩掉酒瓶子,又养了8头牛。后来,他不仅偿还了贷款,短短3年就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在戈献珍的带动下,全村曾发展养殖大户8户、散养户30余户,甚至周边村镇的村民也纷纷前来拜访学习。

  如果说养牛是为了生计,养马、养骆驼则是戈献珍的爱好,他喜欢马,从开始养一两匹,后来越养越多,发展到现在120匹。养骆驼也是,开始从内蒙古只买回两峰小骆驼,后来越买越多,到2023年,已发展到60峰。

  戈献珍说:“其实马和骆驼比牛好养,特别是骆驼生存能力和抗病能力都非常强,到了冬天,田里没了庄稼,我的马和骆驼都被放在野地里,虽然雇人经常照护,但基本不用管。”

  听说戈献珍养的骆驼好,今年年初,有来自新疆的客户专门找他买骆驼,一气买了十多峰。

  养牲畜时间长了,戈献珍自然成了半个“兽医”,牲畜的防疫工作都是自己亲手做。因为防疫得当,牲畜很少生病,一旦有生病的,他基本自己可以处理,打针喂药不在话下。同样,村里的养殖户遇到什么问题,也请他帮忙。

  他还经常自己花钱出车为村民运输牲畜、农资等,甚至把自家的拖拉机放在大门外,谁家有送肥、耕种、拉场的农活,只要会用,就随便开去使用,他不收钱不说,还经常加满油,方便大家。

  2018年,戈献珍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除了继续带领村民做大做强养殖业。他多方跑资金,为村里修护河坝、挖排洪渠、硬化街道、安装路灯,大西沟村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2019年,他带领村干部在一片荒草丛生闲置的土地上整出两个大棚,开始谋划种植花卉,没想到试种成功,每年能带动村集体增收3万多元。

  皮肤黑黝、头发花白,虽然年过半百,干起活儿来,戈献珍依然雷厉风行。从早上5时起,他就开始了一天的马不停蹄,自家养殖场、农户家养殖场、花卉大棚、田间地头到处留下他匆忙的脚步……

  “既然扎根在农村,咱靠勤劳致富!”戈献珍说。(河山新闻记者 张凤燕 通讯员 史惠英)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