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百姓上党报|李颂:300条原创视频讲述大美家乡

2024-12-11 14:54:1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人物名片】李颂,网名“西域自游”,自媒体人

  李颂抻了抻胳膊,捏了几下发僵的脖子,酸胀的眼睛也跟着发出了超负荷运转的信号。他看了一下表,将近凌晨3点。从前一日下午4点多到现在,他仅休息了1个多小时,为的就是赶紧把最近拍摄的素材整理出来,剪成片子发布出去。

  “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不要啦。”妻子一觉醒来看到李颂还坐在电脑前,既嗔怪又心疼。“好好,下次不熬夜了!”李颂回应着,但他也清楚这样的话自己说过太多,妻子也听了太多,可终究还是放不下心中的热爱。

  李颂对摄影的钟情源自现实美景的触动。18岁,他来到西藏成为了一名高原兵,眼前的景色令他心动而沉醉,将美景拍摄留存的念头愈发强烈,就这样他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胶卷相机。摄影如一位挚友陪伴他走过了27年的军旅生涯,也成为了一辈子的挚爱。

  2016年,李颂退役自主择业回到张家口。曾经熟悉的家乡令他亲切而陌生。街巷变得宽阔平整,家门口变得越来越绿,昔日不起眼的山村搞起了旅游……他突然感觉自己错过了故乡太多的风景。“这次我要将镜头对准这片热土,把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景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这就是李颂的初衷。谁知,这也开启了他人生的新赛道,渐渐成了人们口中的“网红”——“西域自游”。

  拍摄过程中,李颂敏锐地意识到,航拍将是以后摄影发展的趋势。他果断考取了“无人机驾驶执照”,购入了无人机,开始自学航拍。无人机拍摄就如给相机安上了翅膀,他的拍摄更加如鱼得水,不仅拍到了许多之前无法完成的场景,还开始尝试拍视频、剪视频。“真的是一切从零开始,全都得一点一点学习、摸索,但什么事就怕‘认真’二字。”正是凭着这股劲头,李颂从开始的门外汉渐渐摸到了门道,并开始加入自己的想法,拍出自己的风格,剪出自己的特色。他认为,一个短视频产品最难的是剪辑,也许拍摄只用1小时,但选片、制作往往就要花费10倍时间。从拍摄角度到剪辑手法再到匹配文案,每一环他都精心构思,用心打磨,正因此,为了一个视频他经常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一次,他为了核实视频中配文的一句话,反复查询资料,又到相关部门进行求证,确保表述无误后才发布出去。“虽然是自媒体,但咱也得说得靠谱、准确,这样传播出去才经得起时间考验,才有意义。”李颂说。这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一丝不苟的军人精神,都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过李颂视频的人都会有种感觉:拍的是风光,却能强烈地体会到其中的故事性。这就是他作品独具特色的地方,也是他经常思考的方面。“现在谁都能做视频,即便不会也有‘一键成片’,你的作品想要打动人,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千篇一律。”正是坚守着这份初心和执着,李颂的视频号从发布第一条视频到现在近300条原创作品;从几个人点赞到上千条点赞;从起初的几个粉丝到如今2500多人关注,他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络“大V”。

  今年正月,万全右卫城试营业期间火爆出圈,李颂带着他的无人机、照相机连着几天开车跑到万全去拍摄,最终他制作发布的两条短视频作品,均收获了5万+的阅读量。夏季,李颂应邀参加了京张两地媒体联手举办的“同在一片蓝天下·‘首都两区’建设全媒体采访行”活动,一路走一路拍,他感叹:“家乡有太多可拍的地方,我要用镜头把这些美好讲述出来,传播出去。”(河山新闻记者 韩洁)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