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沙地一直以来生态环境脆弱,这也是土地生态治理最难啃的“硬骨头”,但如今也正在被科技啃出一片片绿色奇迹。我们通过卫星视角一起“瞰变化”,感受黄沙漫天到绿意蔓延的蜕变。
毛乌素是我国较早开展风沙治理的区域,跟随镜头我们来到陕西榆林的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高峡平湖的两侧,右边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左边就是地势平缓的毛乌素沙地,深入到腹地的尔林兔林场,这里属于典型的风沙草滩区,曾经因风沙侵袭形成的像波浪一样的连片沙丘地貌,如今已经被密集的植被覆盖。近年来,随着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开展,尔林兔林场共栽植樟子松12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成为毛乌素沙地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跟随卫星视角,这里是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莝草山,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由于西北风常年吹蚀,这里遍布沙丘和风蚀坑。去年5月,当地启动综合治理。通过卫星影像,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密密麻麻的草方格,如同编织的棋盘,纵横交错、紧密相连,其中很多已经萌发出绿意,牢牢锁住流沙奔袭的脚步。
现在我们来到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这片黄白色区域,曾经是彰武县六座万亩流动沙丘之一。而通过今年的卫星遥感影像,我们发现,曾经裸露的沙地,基本上都已经被绿色、棕色的植被覆盖。
这里是内蒙古陈巴尔虎旗,位于四大沙地中最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时间退回到2019年,这里却是土地沙化的“生态重灾区”,流动沙丘与风蚀坑遍布。2020年,当地启动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现在修复区内95%以上的流沙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植被覆盖度提升至85%以上,实现了绿色蝶变。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