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石家庄11月4日电 (记者赵明妍)11月4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河北省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通村畅乡的农村路网基本形成,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加快完善,科学精细的管养能力明显增强,集约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初步构建。截至10月底,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改造4870.4公里、投资99.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建设改造4500公里、投资90亿元的目标任务。

“河北省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赵明妍摄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党永强介绍了今年全省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强化组织实施,管理体制持续完善。制定“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总体方案,印发《河北省2025年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目标任务》等文件,13个市和雄安新区分别制定印发相应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工作格局。10月16日,召开全省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安排部署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明确从路网质量、安全水平、运输效能、治理能力、养护质量、带动作用等6个方面持续提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要素支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今年河北省共下达省级及以上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补助资金29.2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3.1亿元、省燃油税资金16.1亿元,有力保障项目实施。成立督导组赴各地一线现场督导建设进度,组织专业力量开展调研指导,就公路建设、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等工作开展座谈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公路建设。
聚焦精细管理,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扎实开展日常养护和安全提升,做到有路必养、防治结合,优良路率达到82.28%,18座危桥全部开工改造,确保“动态清零”。推进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23.4公里,开发使用项目动态管理平台,路况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同时,以提高农村公路防灾减灾体系韧性为基础,加强农村公路隐患治理。
突出带动引领,路域环境不断优化。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洁化、绿化、美化,推动农村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今年,沧州市大运河堤顶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张家口市草原天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自驾路”。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石匣—横河子、保定市阜平县百亩台—不老树2个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农村公路安全精品工程。唐山市聚焦“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唐津运河景观路,沿线4A级景区河头老街成为全国热点旅游街区。
“接下来,我们将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扎实推动农村公路发展取得新成效,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2025到2027年,将做好‘六个持续提升’。”党永强说。
持续提升路网质量。实施新改建16000公里。新增延伸联通5000公里。加快打通乡镇和主要节点联通,重点是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城市道路、村内道路等道路的衔接。实施等级提升2000公里。加快实施老旧公路改造,重点是县乡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50%以上,对有条件的地区有序推动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拓宽改造3000公里。加快实施过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错车道建设,重点是推动500人以上通双车道公路建制村新增1600个。整治次差路面6000公里。加快提升路况水平,农村公路优良路率保持在80%以上。
持续提升安全水平。强化本质安全。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全覆盖;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平交路口、桥梁隧道等路段为重点,打造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00公里。强化防灾减灾。深入应用水体动力学,有序推进灾害易发频发地区基础设施防护和防洪能力提升,提升重点区域灾害防御能力。
持续提升运输效能。以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为牵引,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推动基础设施融合。着力盘活客运站、公交站、物流园区等场站资源,嵌入快递分拣、仓储配送、电商服务等功能。推动运力网络融合。着眼服务消费品下乡、促进农产品进城、助力旅游业发展,全面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推动信息资源融合。加强产、运、销信息互通,用好用活客货邮数据,及时掌握群众出行、寄递需求变化,动态优化班次线路。推动运营管理融合。科学布设站点、线路,规范站点名称,结合当地产业、民俗等特色,打造易于推广的融合发展服务品牌。
持续提升治理能力。优化路长体制机制。推动“路长制”长效管理机制落地落实,进一步夯实县级政府农村公路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好各级路长在破解农村公路发展难题中的作用。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推进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河北省农村公路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县级农村公路数字化管理平台覆盖率90%以上。
持续提升养护质量。强化日常养护。出台《河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健全责任清晰、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制,全面落实日常养护资金不低于“1053”标准,即每年每公里投入的最低资金,“10”即县道1万元,“5”即乡道5000元,“3”即村道3000元,省级补助比例不低于10%。强化服务保障。在农村公路服务设施上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引导标志标线;加大农村交通驿站、停靠站点、观景台等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布设乡村停车区和充换电基础设施。
持续提升带动作用。全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针对不同产业形态和需求,合理规划农村公路发展,加强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建设。积极带动和美乡村建设。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积极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绿化、洁化、美化,以“畅安舒美”为标准,以千里草原、锦绣长城、红色太行、风情运河、生态滹沱、浪漫渤海等六大旅游廊道为基础,建设6000公里美丽农村路,到2027年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省级美丽农村路。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