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走民企 看发展】③河北:“链”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10-23 16:07:40  来源:冀时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走民企 看发展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从"分散布局"到"链式聚集",我省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走民企 看发展】,跟随记者走进石家庄市鹿泉区,看民营企业汇聚成群、串珠成链,"链"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无论是驰骋大地的智能汽车,还是保障天地畅通的卫星通信,其"大脑"——核心元器件的算力奔腾,都离不开陶瓷封装基座的可靠支撑。

  本台记者 谷琳:

  我手中这片薄过纸张的陶瓷流延片,正是封装底座的关键材料。它的任意位置厚度都是0.15 毫米,误差不超过0.01 毫米,也就是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由它制成的陶瓷基板能最大程度保障电子元器件稳定运行。

  在位于石家庄鹿泉区的这家民营科技企业的洁净车间里,今年上半年投产的流延片产线正高速运转。氧化铝等粉末原料在流延机上经历摊薄、烘干等工序,逐步成型、扎捆,成为支撑电子元器件稳定运行的"基础骨架"。

  河北鼎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流延车间 韩瑞鑫:

  我们生瓷片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与柔韧性,每条产线每年的产量在300万片到400万片。

  高性能产品生产,既考验企业的生产工艺,也考验区域的产业配套。半年前,鹿泉通信创新产业园"链主"企业鼎瓷生产所需的流延片还依赖外企供应,成本高不说,产品稳定性也无法保证。瞄准产业链"痛点",当地充分发挥市场驱动作用,鼓励链主企业鼎瓷自主招商,将上游供应商北京东方泰阳引入园区,打通了供应链"断点"。如今两家企业仅百米之隔,步行不到三分钟便能抵达。

  河北东方泰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 刘丛蕊:

  沟通和服务上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最近鼎瓷也是复购了两台新的设备,目前也都在紧张地运行与调试当中。

  随着鼎瓷电子、东方泰阳入驻鹿泉通信技术创新中心,负责集成电路设计的均微电子等企业也接踵而至。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催生了企业间的化学反应,一条从前端材料到末端集成应用的完整高性能陶瓷集成电路产业链逐步成型。民营企业鼎瓷也告别了过去的"单打独斗",有了产业链"队友",市场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河北鼎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柱军:

  从物料的供应、产品的设计、正常的研发以及后续产品的销售,都可以不出这个园区都可以完成。2025年,年产值预计在2.5亿左右。

  扭转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的发展局面,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让民营企业串珠成链、抱团共赢,在鹿泉,一个"链主"带动数个"链企"的故事不断上演。

  今年以来,鹿泉区启动了六大片区共935亩土地的项目建设,全力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在嘉泰高科电子科技制造中心项目施工现场,近百名工人正抢抓工期。这个总投资超1.2亿元的项目,重点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领域。

  嘉泰高科电子科技智造中心总经理 王东升:

  围绕着整个鹿泉的电子信息产业,在电子信息的补链,延长产业链,甚至在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创新场景这方面(吸引更多)企业。

  王东升介绍,项目计划明年9月底整体完工,投产后预计引进电子信息企业8家,实现年产值3亿元。

  嘉泰高科电子科技智造中心总经理 王东升:

  引导企业做一些共享实验室,共享检测车间,包括一些共享的某个生产环节,或者是某个仓库环节,陆陆续续我们会作为产业服务的形式服务企业更好地发展。

  如果说"补链延链"是给产业链"搭骨架",那"共享平台"就是为产业链"注血液",破解民企普遍面临的研发投入高、检测设备贵的难题。从推动产业"集聚",再到培育产业"生态",目前,鹿泉120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集聚成群,串联起半导体照明等多个产业链条,实现从空天到地面、从材料到产品、从芯片到模块、从设计到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眼下,这种以延链补链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正在我省范围内开花结果,"中国紧固件之都"、"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童车之都"……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全省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这些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1%。

  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 黄文忠:

  在产业发展布局方面,我们更加注重在链主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谋划项目这个方面发力,引导更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未来发展方向、国内国际的这个优势产业项目落地河北,助力河北上下游产业链向上向优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