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在雄安,把“乡愁”种进校园里

2025-10-23 16:05:52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10月16日下午3时30分,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内,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举行:6名六年级学生从首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的手中接过了志愿者卡牌。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成为新一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

  他们要守护的两棵古树,也叫乡愁树,都是枣树。一棵树龄200岁,另一棵300岁。这两棵树原来的家,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平王乡昝村,均长在村民家的庭院中。

  随着雄安新区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根据规划,两棵乡愁树所在的村庄将“变身”为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村民搬迁了,村庄成了建设工地,百年枣树何去何从?

  雄安新区教育局高校疏解服务处负责人高超始终惦记着两棵乡愁树。去年年初,他把电话打到雄安史家胡同小学,询问学校是否愿意接收乡愁树。

  接电话的是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副校长化国辉。放下电话,他立即赶到建设工地。看到那两棵百年枣树,化国辉喜出望外:“哎呀,这真是难得的缘分!我们校园里专门设有一处‘枣趣园’,接收它们再合适不过了!”双方当场为两棵枣树选好了“新家”。

  10月16日,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新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介绍乡愁树相关情况。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畅 摄

  办完乡愁树迁移审批手续,正式移植的那天,恰巧是2024年3月12日植树节。化国辉带着学校师生,为乡愁树的到来举行了一场欢迎仪式:两棵乡愁树被吊车小心翼翼地吊进校园,种在了枣趣园中。孩子们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校园“新成员”,他们伸出小手,轻轻抚摸斑驳的树干,为它们培上一捧捧湿润的泥土。掌声,笑声,在春风中回荡。

  搬到新家后,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给两棵乡愁树挂上了“乡愁保护点”的牌子。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随即成立守护古树志愿队,招募六年级学生作为志愿者,照看乡愁树。他们在陪伴与照料中,不仅延续着百年枣树的生命,也传承着一方水土的记忆。

  “观察长势、浇水施肥、修枝剪叶,我们悉心投入到乡愁树的养护工作中。”交接仪式上,首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刘妮可回忆道,有一次,乡愁树的叶子长了蚜虫,她和队员们急得围着树转,小心翼翼地把被蚜虫伤害的叶子摘下来。那段时间,他们每个课间都跑到枣趣园观察和照顾乡愁树,直到蚜虫慢慢减少,树叶重新变得油亮,才松了一口气。

  在小志愿者们的悉心呵护下,乡愁树在新家长势很旺,成为陪伴学生们的“好伙伴”。而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相处中,学生们对乡愁树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情,对乡愁树的守护也得到了传承。

  “作为新一届守护者,我们承诺,从乡愁树的日常观测,到养护记录,再到文化故事的挖掘传播,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细致入微。”交接仪式上,新一届守护古树志愿队队员代表周润忻掷地有声地说。

  在持续的传承与守护中,乡愁,被更好地留住。

  从设立伊始,雄安新区便着力开展乡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的原则,实在需要挪的古树、老物件等,则为其找到合适的新家。目前,雄安全域登记在册的物质类乡愁保护点达2300余项,其中,曾长在居民家中的古树均挂上“乡愁保护点”的牌子,得到妥善安置。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的学生都是随父母疏解来到雄安的。年龄小一点的学生,还不明白“乡愁”是什么。经常去查看乡愁树长势的化国辉,会遇到课间在树下玩耍的学生,总有学生问他树上挂的“乡愁保护点”牌子是做什么用的。化国辉往往不直接回答,而是笑着说:“将来你就会明白的。”

  两棵乡愁树,连接着一座新城的过去与未来。它们身上有老一代雄安人的乡愁,它们也见证着新一代雄安人的扎根。而它们终将成为新一代雄安人的乡愁。(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康晓博)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