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用肩膀托起生命之路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王祥月、王更、王政、王永平、王海兵群体救援纪实

2025-07-27 12:48: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王祥月(中)、王更(左二)、王政(左四)、王永平(左一)、王海兵(左五)五位老人的英勇事迹成为这个村庄的永恒记忆。

  □ 安世乔 张志青

  “遇到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7月21日,北京,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后,王祥月谈及他们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时说道。

  此时,涞水县龙门乡苇家峪村,王祥月、王更、王政、王永平、王海兵群体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的消息传来,乡亲们又一次欢呼。阳光下,新硬化的路面平平展展,村民们在新建的小广场上或聊天或健身,梯田里玉米苗舒展着绿油油的叶片……两年时间,这里的村容村貌焕发新颜。

  时光回溯。从一个暴雨的夏夜起,平均年龄63岁的五位老人,历时26小时,用一个藤椅制作的简易担架,抬着将近100公斤重的伤员,踏过洪沟,攀上陡山,穿过泥石流,用肩膀为伤者托起一条生命之路。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成为这个村庄永恒的记忆,这五位老人见义勇为的精神照亮了整个村庄。

  暴雨如注 生死竞速

  苇家峪村位于涞水县龙门乡大西沟,距离乡政府10公里,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群山怀抱,植被繁茂。

  这里民风淳朴,乡亲们互帮互助。以王祥月为党支部书记的村党支部是乡亲们的主心骨。乡亲们的大事小情,村“两委”都挂在心上,办在实处。

  2023年7月31日,这一天对于王祥月来说记忆犹新。

  大雨已连降两天,多年断流的小河水面猛涨,洪水挟带着石头轰隆隆作响。当天10时许,他接到时任龙门乡党委书记王雪雁提醒防汛的电话后,通信就中断了。“我和几个村干部一直盯着水位,在村内巡查。后来,将离小河近的人家集中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村民家中。”王祥月回忆说。

  “王书记,这可咋办呀?”雨夜里亮起一道手电光,传来求助的声音。

  原来,20时许,村民张伟家的玉米囤忽然被雨水冲塌,玉米棒子滚落了一坡。正当他和妻子捡拾玉米时,囤顶的彩钢板一下子滑落下来,正切在他的右脚踝上,肌腱切断,血管切断,血流如注,如不及时救治,不仅脚保不住,更可能危及生命。然而,村里没有医疗条件。受天气影响,电断了,手机没有信号,唯一出村的路被洪水淹没。

  张伟的妻子王雅娜为他简单包扎了伤口,他的岳父王利去向王祥月求援。

  目睹张伟的情况,王祥月找来了村干部王政、王更,以及平时经常上山放牛放羊,体力相对较好的王永平、王海兵四个人。

  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地工作,几个人中,除了54岁的王海兵之外,其他的都已超过60岁。经过简单商量后,他们决定抬着张伟向西走山路,翻山到108国道,然后搭乘过往的车辆去医院进行救治。

  当天21时40分,王祥月、王更、王政、王永平、王海兵和王利用木杠与藤椅扎成简易担架,抬起近100公斤的张伟,冲入暴雨。王雅娜紧随照顾丈夫。

  早年村民们上山割草放羊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多年无人行走,已被植被覆盖。他们拨枝踏泥,蹚着泥水往前探路,旁边时有碎石滚落,暴雨如注,眼睛都睁不开。

  “中途不是这个滑了一下就是那个摔倒了,摔倒后就继续爬起来往前走。”王祥月回忆道。

  突然,血迹在泥水中晕开,刺痛了王祥月的眼。少年时王政和王祥月的哥哥曾目睹村里哑巴叔叔脚腕因失血过多而去世。“决不能让悲剧重演!”他们在张伟大腿上一松一紧绑了两条绷带 ,每隔一个小时轮换勒紧。

  暗夜如墨,抬杠的肩膀早已磨烂,却无人哼一声。听力障碍的王海兵闷头使力,王永平抛下还在山里放养的牛群。信念在沉默中轰鸣:向前!

  山洪断路 众志破关

  次日凌晨3时许,暴雨中的大山狰狞陌生。两把手电筒电量即将耗尽,他们在其中口乡东河山村一个自然村附近迷路了。附近村民赵秀明看到微光冒险来探问,见担架上瑟瑟发抖的张伟和泥人般的老人,问明缘由,60多岁的他当即提出给他们带路。

  原本通往下一个村庄的路也已被洪水淹没。赵秀明带着他们开始翻第二座山。

  前路更凶险。70度陡坡裹着黄泥,抬担架需前低后高,全凭抓拽荆棘树枝借力,一旦滑下去,可能就再也爬不上来……

  凌晨4时许,一行人走到一个叫黄土站的地方,他们被眼前的一条河挡住了去路。王祥月搬起一块大石头扔进河里,石头一下子就被冲走了。大家不由得心里发沉。

  “那时,大家抬着担架已经走了6个多小时。长时间没有进食,大家体力也几乎熬到了极限。”王祥月回忆说。他决定让大家进行短暂休整。连续敲了好几家的门,都是大门紧锁,村里的人都转移到安全地带了。大家发现一个鸡棚还能避雨,赶紧把张伟抬进去。找来一些柴火点上,大伙围着火取暖。

  5时许,雨还在下。住在河对面的村民王德森开门查看水情,发现了他们。王德森老人70多岁了,独自居住。了解到一行人的情况,老人回到仓房一通翻找,翻出一块木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木桥”。大伙儿抬着担架,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过了河。老人还拆掉了一个柜子,用三合板做柴火,给大家煮了两锅面条。

  三度翻山后,108国道近在咫尺,路面却被泥石流撕成碎片。国道一侧的山坡上,不断地有泥石流冲击而下。泥浆、落石、树枝覆盖了路面。昔日宽敞平整的108国道,已经被泥石流截成了一段一段……

  “我们决定往赵各庄镇玉斗村方向走,去附近村卫生院找救护车。”王祥月说,大家对前方的情况无法预料,但一个心思就是向前。

  被洪水阻断的国道上,满身泥泞的几位老人,抬着受伤的张伟继续艰难前行。

  一路托举 赢得希望

  泥石流冲击过的路段,堆积物厚的地方,踩下去会陷半米。他们小心地拣着夹杂其中的石头、断木处落脚……

  希望在绝境中抽芽。

  途经村庄,有人让出小推车;路边小卖部,店主抱出新棉被;路过其中口乡路段,因道路被毁遇阻的司机庞海玲启动了皮卡车:“上来吧,能送多远我送多远!”

  皮卡车艰难前行,后来又被一米深的泥石流沉积物挡住去路。其中口乡东河山村党支部书记韩金路带着大伙在路上清淤。韩金路指挥铲车为皮卡车清淤开路:“铲车在前,皮卡车在后!”

  但没过多久,铲车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而停止了工作。皮卡车无法前行,几个人推着小推车徒步前行。这时已经是8月1日18时许。

  不久,一段泥沼横在了眼前,黏稠的泥浆齐到大腿根,找不到下脚的地方。张伟请求说:“放下我吧,让我自己来!”他后背躺倚在泥浆上,翘起受伤的腿,开始艰难地翻滚。

  老人们也将身体躺卧在冰凉的泥浆上,匍匐,翻滚。爬出这段大约150米长的泥浆路,几人已成了泥人。

  然而,行走中再遇险境。当时这里的路面被冲毁,只剩下一截不到半米的路可以通行,一侧是峭壁,另一侧是汹涌的洪水。王海兵试背张伟,残路不堪重负。

  “‘有人开路,有人断后,张伟中间,大家快速通过,不要停留。’当时,残路随时可能再次坍塌,我们迅速作出决定。”几人匍匐着通过了这危险路段。

  当玉斗村应急指挥部的灯光刺破黑暗时,指针已划向8月2日零时。26小时生死跋涉,当张伟被抬上救护车回望那五尊“泥塑”,泪涌如泉。

  因送医及时,经过治疗,张伟的身体脱离了危险,右腿也保住了。

  洪水过后,王祥月带领党员群众开始了家园重建。“政府支持,乡亲们齐心协力。村路、护村坝、小广场都修好了。村民们的房屋也加固了。”王祥月说。

  7月的涞水已进入汛期,参加完表彰大会的王祥月正带着村干部和乡亲们携手并肩,继续开展防汛抗涝作业。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