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育赛事与生态保护激情碰撞,如何让奔跑的步伐更加轻盈环保?衡水市发布的国内首个《“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于7月25日实施。不仅为衡水市打造“无废城市”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以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为河北省乃至全国体育赛事的绿色发展开辟了崭新道路。
2024衡水湖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二站)赛后,小参赛者拿着用回收的矿泉水瓶子等环保材料制作的纪念牌兴奋不已。
树立“无废城市”建设典范,擦亮城市生态金字招牌。衡水湖马拉松赛作为国家级体育盛会,年均吸引参赛者超两万人,赛事期间产生的垃圾处理、资源消耗等环保挑战不容忽视。自2023年起,衡水市便在衡水湖马拉松赛中积极探索“无废”实践,通过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推广可回收物料、优化垃圾分类处理等措施,初步构建起赛事固废减量化体系。2024年衡水马拉松采用废弃塑料瓶盖制作奖牌,既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又极大地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此次《导则》的出台,更是将零散经验提炼为系统标准,推动“无废马拉松”从理念走向制度化实践。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衡水湖马拉松的绿色形象,更为衡水市“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量化、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显著增强了城市生态品牌的影响力。
填补国内标准空白,引领河北体育赛事绿色变革。近年来,河北省在绿色赛事模式探索上成果斐然。秦皇岛马拉松通过100%绿电供应、使用新能源引导车、进行碳足迹核算等举措,成为全省首个“零碳马拉松”典范;保定市则通过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与马拉松赛事深度融合,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然而,这些实践多属于个案创新,缺乏统一的标准指引。衡水市发布的《导则》首次系统规定了赛事环保技术要求,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标准空白,为河北省其他体育赛事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模板。未来,河北省可依托这一标准,推动更多赛事加入“无废”行列,引领全省体育赛事绿色变革。
以赛事为纽带,推动全民环保意识提升。体育赛事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能够凝聚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衡水《导则》将环保行动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参与的生动体验。当数万名跑者在衡水湖畔以汗水践行环保承诺,当观众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赛事减碳数据时,绿色理念便从抽象的文件条款转化为具体的群体记忆。这种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浪潮中,衡水市《“无废马拉松”赛事技术导则》的发布,以标准化手段激活体育赛事的环保潜能,让绿色成为河北体育最鲜明的底色。当这套标准在更多赛事中生根发芽,燕赵大地必将迎来一场体育赛事绿色变革的生动实践。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