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家口市法院拓宽裁判思路,更新裁判理念,深化家事审判,通过加强家事案件的诉源治理,建立心理辅导干预、诉前调解、社会关护、案后回访、构建优秀家风宣传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最大程度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院牵头、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调在前”——优化诉前调解机制。改变传统的“坐堂问案”家事审判方式,针对家事案件特殊性,全市两级法院坚持把调解工作做到前,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法院通过在村居设立调解员、微信群等方式,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后,积极主动及早介入,防止夫妻矛盾进一步扩大;接案后,将调解作为家事纠纷案件审判的前置程序,引入当地乡镇街道、社区、妇联等多方力量参与纠纷化解,使可调解的案件尽早调解。2020年至2022年,全市法院共审结家事案件16075件,平均调撤率在55%左右,调解、撤诉已经成为家事案件的主要结案方式。
“判兜底”——探索新型家事审判模式。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张家口市两级法院均设立了家事审判法庭,倡导家事审判专业化。为了强化审判力量,两级法院根据人员年龄结构、司法能力、管理经验等特点,按照2名法官、1名心理辅导员、若干名人民陪审员、家事调解员“2+1+N”的模式配强专业审判团队,推进家事审判专业化建设。同时探索新型家事审判模式,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矛盾较缓的家事案件做到“简案快审”;对案情复杂,双方对立情绪大的家事纠纷,采取静心、谈心、掏心、交心、舒心“五心模式”做好思想工作,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
“明理法”——心理疏导彰显司法人文关怀。10月25日,桥西法院法官来到当事人任某家中进行回访,了解双方执行遗产分割的进度和双方是否又产生新的矛盾。据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调解和好、判决不准离婚、抚养、赡养等民事案件以及少年刑事案件,张家口市法院建立了家事案件诉后回访制度,结案后由承办法官通过打电话、上门、集中约谈等方式进行回访,把服务延伸到判后。同时,为了将案结事了与情感修复相融合,张家口市法院还聘请心理咨询师,将心理疏导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巩固解纷效果,传递司法温度。
“树新风”——涵养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家事纷争的解决,关乎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张家口市法院在办理家事案件时更注重道德教化,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以及公序良俗。为促进和谐稳定,家事法官们积极转变思维,将“血亲关系”“尊老爱幼”“相互扶助”等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庭审、调解中,打造柔性的家事审判庭解纷环境,拉近当事人心理距离,促进双方握手言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记者 李颖 通讯员 李文江)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