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毯为卷,新风执笔。8月29日正值七夕吉日。市民广场鸾凤和鸣,爱意盈城,一场名为“双争有我,新风良缘”的集体婚礼在这里浪漫上演。
上午9时30分,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悠扬的国风礼乐,执礼喜娘手托香炉,青烟袅袅中庄重步入红毯中央,朗声宣颂吉祥祝词“婚典吉时已至,邀诸位击掌相贺,礼请新人牵红巾入华堂……”为新人开启简约且隆重的婚典序幕。身着婚服的新人们扯起红绣球,随着执礼喜娘的指引,在馨香萦绕中携手前行,踏红毯、步华堂,来到这场既传承传统婚俗之韵,又融简约文明之风的仪式现场,让更多人见证他们的爱情礼成。没有烦冗的客套,没有喧嚣的婚闹,唯有真诚的笑容,真挚的祝福和典雅的仪式。这一刻,爱与文明交织,绘就出一幅简约而不失庄重的婚俗新画卷。
仪式环节设计精巧、寓意深远,承袭传统又焕发新意。传统礼仪中,桃之夭夭,共赴白首之约,新人跨马鞍,祈愿婚姻平顺;行三拜之礼,凝聚对天地、父母与伴侣的崇高敬意;互剪青丝、共藏锦囊,求“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之美意。现代环节更别具匠心,新人们签订移风易俗婚书,共饮“礼简意诚”合卺酒、互系“倡真爱无价”腕带,承千年礼序,扬时代新风,用庄重且不失温馨的仪式,诠释新时代婚嫁理念,展现简约且富有深意的幸福新貌。
此外,现场还设置“集体婚礼朋友圈”“移风易俗连连看”“幸福微笑打卡墙”“文创留念百喜图”等打卡区,新人与宾客踊跃参与,留下一个个难忘的温馨瞬间。活动还特别邀请金婚夫妇潘振宪、李桂华分享五十年风雨同舟的婚姻心得,为年轻人传递幸福家庭的经营智慧。“婚姻就像合欢树,年轻时开花热闹,年经日久,却更见筋骨。”他们更是寄语新人们,婚姻点滴最为珍贵,矛盾是必修课,勤俭更是传家宝。句句朴实,却字字千金,为年轻人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也让更多人明白婚姻的真谛在于彼此坚守、互相成就。
参加集体婚礼,新人们难掩心中的兴奋和激动。“集体婚礼,形式新颖;传统婚俗,喜庆不减;而且能和大家一起践行文明婚嫁新风,这样的婚礼真的是意义爆表!”一对年轻夫妇感慨道,“这样的婚礼让更多人见证和祝福了我们的爱情,也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婚事新办应让婚礼回归爱情本质,让幸福更加纯粹。”他们表示,婚姻的幸福不在于婚礼的排场,而在于相濡以沫的坚守;家庭的美满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文明家风的传承。他们将以此为契机,用实际行动引领好移风易俗新风尚,持续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节俭办婚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为打造一场文明简约又庄重温馨的集体婚礼,主办方精心筹备、细致安排。现场搭设红色拱门,铺设整齐的红毯通道,两侧点缀典雅宫灯为饰,营造传统中式婚礼热烈喜庆的氛围。仪式开始前,传统歌舞表演的古风雅乐优美传递出缱绻的祝福,为新人及宾客带来一场意义深远、情感浓郁的美好体验。
喜庆庆典的背后,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守护。无论是妆发造型、新人巡场、还是婚礼主持及各项环节,均受到各方的广泛赞誉,不仅是新人及他们的家人,现场宾客、线上直播间也是满满的祝福和喝彩声,这场婚礼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得以全方位多角度诠释与体现。
这次集体婚礼,新人们缔结秦晋之好,在庄重典雅中又彰显简约时尚新风。它不仅仅是一场爱的盛典,更是一次文明的实践、一次价值的传递。新人们以行动践行婚俗新风,摒弃高价彩礼,拒绝铺张浪费,传递出健康的婚恋观与消费观,助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这场传统与新风交融的仪式中,传递出的不只是爱情的浪漫,更传递出我市提倡文明之风先行,弘扬传统美德的坚实脚步。
(郝大钊 袁晶)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