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路子。”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考察时指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我市始终把首都“两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增绿、净土”四大行动,首都“两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张家口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蓝天净
草原天路、康巴诺尔、察汗淖尔、库伦淖尔,一幅幅扑面而来的生态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官厅水库碧波荡漾,汩汩清流从官厅镇幽州村一路向南流入北京,润泽两岸;张北辽阔的草原上,风车和光伏板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转化为“绿电”,跨过六百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传输到京,点亮万家灯火……张家口用绿水青山为筑牢首都生态屏障写下生动注脚。
2022年,我市纵深推进首都“两区”建设,开展工业企业、柴油货车、扬尘面源等七个方面专项治理。全市P M2.5平均浓度降至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位首次挺进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十。
2023年天越来越蓝。我市强化大气污染源头管控,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提升项目30个,推广新能源汽车5684辆,完成洁净煤保供29.8万户,全市P M2.5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八,是北方地区唯一连续5年进入前20的城市。
2024年蓝天白云常驻。全市P M2.5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90.7%,预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12名,是北方地区连续6年唯一进入前20的城市。
碧水清
每年3月至9月,69岁的摄影爱好者孙一民都会来到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拍鸟。孙一民对记者说:“我几乎每个周末都来湿地拍鸟,这几年拍到的鸟类越来越多,一些候鸟都快从‘旅客’变成‘常住居民’了,为啥呢?这里生态环境变好了嘛。”
近年来,我市聚焦水利项目建设,努力实现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加速跑”,强化洋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洋河流域生态修复,打造河湖示范亮点,举全力护好我市碧水河湖,筑牢水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2022年,全市完成生态补水4.12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平方公里,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村庄1610个,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3.3%。
2023年水越来越清。《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正式签订,提标改造县区污水处理厂7座,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17个,治理河道211.5公里,生态补水4894万立方米,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年来最好水平。
2024年河流淖泊长清。我市开展生态补水1.34亿立方米,建成幸福河湖22条(个),永定河怀来段入选水利部优秀幸福河湖典型案例。国省考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蔚县壶流河等3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完成验收,坝上闪电河、康保康巴诺尔2处湿地获评全省首批“鸟类天堂”。
林草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定位,全面加强森林和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全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务林人正为张家口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强市、换道超车的新路而努力奋斗。
2018年一年间,全市务林人把青春和汗水无私地挥洒在造林现场,全市圆满完成600万亩造林任务,一场张家口历史上营造林规模最大、各项人力物力投入最多的“绿化攻坚战”完美收官。
2022年,全市新增营造林108.8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0.7万亩。2023年地越来越绿,新增营造林108.7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0.3万亩,沽源葫芦河、蔚县壶流河、涿鹿桑干河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提前完工,察汗淖尔、安固里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有序推进,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植被繁茂、候鸟翔集,张垣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北国风光。
2024年,全市林草系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全市完成营造林128.1万亩、治理退化草原76.5万亩;成功创建17个省级森林乡村,超额完成既定任务;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种苗花卉和森林旅游产业,新增和提质增效经济林10万亩、林下经济2.1万亩、设施花卉10万平方米。全市绿色底蕴浓厚,创建“无废细胞”400个,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8422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全市单位G D P 能耗累计下降26%,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全国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赵彩芬)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