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减轻我市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负担,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张家口市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改革工作方案》,以政策“含金量”回应民生“需求单”。方案大幅扩展保障人员范围,创新性地明确了跨县区照护路径,为政策落地铺平道路。
“政策要惠民,优质机构是基础支撑。”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梁大闯介绍,为确保服务质量与价格可控,全市严格遴选符合消防、护理条件的养老机构,鼓励其履行社会责任,承诺收住费用不高于政府集中照护服务标准。经过公开透明的筛选程序,并实行动态调整,目前确定45家具备资质的集中照护服务机构,名单已在市民政局官网公示,方便群众查询选择。
为了让好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张家口市构建了立体化宣传网络。市民政局官网和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等本地主流媒体及“河山新闻”等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力,深入解读政策要点。“中国老龄”微信公众号的转载,更让这项惠民举措受到全国性关注。
精准摸底是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各县区民政局迅速行动,对辖区内养老机构现住的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展开拉网式排查。“我们不仅登记信息,更对符合条件但尚未入住的老人家庭进行重点走访,一对一讲解政策红利,消除他们的顾虑。”桥东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
在张家口馨康托养服务有限公司明亮的康复训练室内,78岁的张大爷在护理员协助下,正借助器械进行手臂力量练习。作为张家口市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政策的受益者,他不再需要家人全天候艰难照料。“以前在家照顾父亲,全家人都忙不过来,现在这里环境好,专业护理让人安心,经济负担也轻了。算上政府发的集中照护补贴和低保金、养老服务补贴等,每月自费才300来块钱。”女儿张女士谈及政策带来的改变,眼里闪着光。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梁大闯介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集中照护补贴金额采取差额补助模式,即按养老机构实际收费标准与已领取的行政给付(涵盖最低生活保障金、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的差额进行补助。对于领取最高档次低保待遇的失能老人,可实现零自费入住;若领取的低保金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部分需由个人自行补足。”
据市民政局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29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享受到集中照护服务,精准缓解了困难家庭的养老重负。这笔沉甸甸的民生投入背后,是政府对“老有所养”最庄重的承诺。
“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供给,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沐浴政策暖阳。”梁大闯表示,将进一步健全评估机制,确保服务补贴精准滴灌,同时引导照护机构提升专业能力,织牢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的幸福保障网。(李响 梁大闯)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