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

湛蓝天空的“隐形守护者”——记张家口市空气质量监测站运维人员

2025-07-29 15:42:0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当张家口的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里的“常客”,当张家口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3的成绩单新鲜出炉,一串串让整座城市骄傲的生态成果背后,藏着一群不为人知的名字。他们是张家口昊源环保设备运营公司的空气站运维人员,一群用脚步丈量监测站点、用专业校准每一组数据、用坚守托举湛蓝天空的“隐形守护者”,在晨曦与暮色的交替中,他们奔波在全市208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

                              晨曦里的 “数据巡检员”

  凌晨六点的张家口,街道还在沉睡,运维人员的巡检车已碾过寂静的路面。全市208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是他们每日奔波的坐标。从市区的高楼间隙到郊区的田野旁,从工业区的边缘到山区的村落边,他们的身影如同一个个移动的“数据哨兵”,守护着空气质量监测的第一道防线。

  “监测站就像个精密的生命体,任何一个小细节出问题,都可能让数据‘说谎’。”康保县忠义乡监测站有着十年经验的老运维员王志军边检查仪器边说。他手中的扳手轻轻拧紧采样管的固定螺丝,眼神专注得像医生在为病人做检查。一个松动的接口、一段堵塞的管线、一次微小的电压波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在三伏天,监测站的机箱被晒得滚烫,他们要钻进狭小的空间里更换滤膜,汗水顺着安全帽的带子往下淌;数九寒冬,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中,他们徒手操作校准设备,手指冻得僵硬却依旧精准。日复一日的巡检,看似重复,却是确保数据 “真、准、全” 的关键。

                           仪器后的 “精度守护者”

  空气站运维,从来不是简单的体力活,而是一场与精密仪器的“技术对话”。这里的每一位运维人员,都是跨学科的 “技术工匠”—— 他们要懂气象学,才能分析风速风向对监测的影响;要通化学分析,才能理解污染物在仪器中的反应原理;要精自动化控制,才能让复杂的设备协同运转。

  每周一次的仪器校准,是他们雷打不动的任务。零点校准、跨度校准,误差必须控制在微克级别,相当于在一升水中精准测量出一滴水的偏差。设备突发故障时,2小时内赶赴现场的“急救速度”是铁律,背着十多斤重的备件箱奔跑在泥泞或陡坡上是常事。面对屏幕上跳动的海量数据,他们要像侦探般甄别异常:是PM2.5监测仪的滤膜需要更换,还是真的出现了污染波动?是臭氧分析仪的光路被灰尘遮挡,还是气象条件导致的浓度上升?这些判断,直接关系到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这些仪器是监测污染的‘眼睛’,我们就是给‘眼睛’做保养的人。”沽源县站点年轻的运维工程师宋滕笑着说。在他看来,与冰冷的仪器打交道,靠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份“较真”的匠心。

                              风雨中的 “蓝天值守人”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也涌到了监测一线。昊源公司打造的“智慧运维平台”,让远程监控、智能预警、自动派单成为现实。运维人员的手机APP上,208个站点的运行状态实时更新,AI算法会自动标记异常数据。但在他们眼中,科技永远是工具,人的经验才是“压舱石”。

  “春天柳絮飘,PM10 数据可能会虚高;暴雨过后,采样流量会受影响;甚至周边工地的一次短暂扬尘,都可能被仪器捕捉。” 赤城开发区站点资深运维员张晓波解释道。这些“特殊情况”,需要他们结合现场勘查、历史数据和天气条件综合判断,才能让每一组数据都经得起检验。科技提升了效率,但那份对细节的敏感、对环境的熟悉,仍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人工智慧”。

  图片依次为张晓波、宋腾、王志军。

  碰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时,运维人员的巡检频次从每日一次加密到每两小时一次,确保减排措施落实后的效果能被实时监测;秸秆焚烧高发季,他们深夜守在站点旁,盯着数据变化为执法部门提供精准坐标;汛期来临前,他们要给每个站房加固防雨棚、疏通排水沟,生怕雨水影响仪器运行。

  “我们没有‘朝九晚五’的概念,只有‘设备不停,我们不歇’的责任。” 一位运维组长说。目前这支队伍里,有刚走出校园的“00 后”新人,跟着老师傅爬杆架线、学习校准;有从业十几年的“老兵”,对每个站点的仪器型号、周边环境了如指掌,他们是蓝天的守护者,更是一群与空气“较真”的人 —— 用平凡的坚守,换来了这片天空的不凡清澈。

   (记者 李颖 通讯员 刘娟娟)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