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市区首家24小时城市智慧书房在经开区试运营。该书房配备22大类2000余册图书,数字资源图书3000册、报刊200种,免费开放,无人值守,刷脸借阅。读者点赞,开在家门口的书房,丰富了居民的阅读生活。
24小时城市智慧书房是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全天候开放的公共阅读空间,也是目前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方向,是图书馆服务扩展和延伸的需要。
市区首家24小时城市智慧书房,位于经开区胜利南路58号朗诗·东山樾小区7号楼东侧,面积120平方米,是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经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图书馆共同打造的新型智慧阅读服务空间,为读者提供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数字阅读、掌上听书、文化沙龙、读书分享、学习休闲等服务。目前,该书房配备22大类2000余册图书,数字资源图书3000册、报刊200种。其中,图书以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涵盖哲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等大类,其中文化、教育、文学、历史类书籍更为丰富;可扫码听书的主题资源有经典文学、世界名著、前沿解读、人物传记等24个,数字期刊包括“军事人物”、“管理财经”、“生活时尚”、“娱乐休闲”、“运动健康”、“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类别,数字报纸包含文化生活、综合新闻、经济科技、军事法律等类别,数字图书涵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智慧书房的空间布局合理,色彩明快,温馨舒适,配置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智能杀菌系统、智能门禁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数字资源综合展示系统、中央智能控制中心等易用、高效的智慧化工具。当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系电子商务班的辅导员白梅梅与十多名学生成为智慧书房首批读者。她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学习,是一种惬意的事。”
市图书馆副馆长党宁介绍,城市智慧书房的建设,方便了附近居民就近阅读,让他们在享受书香的同时,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发展。智慧书房将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支撑服务和个性多元的信息服务,实现了图书24小时通借通还及图书馆业务的专业化、网络化、信息数字化,打造我市“十分钟阅读圈”。读者每次最多可借阅5册图书,借期30天,可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30天。
党宁表示,按照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文件要求,到2025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3个示范性城市书房、乡村书吧或文化驿站。目前,张北县、沽源县和康保县各有1家智慧书房。桥东区胜利公园智慧书房设施设备和图书均已布置完成,目前正在与桥东区协调水电暖网事宜,待确定后即可开放,预计市区今年将再建设2家智慧书房。(记者 白君 通讯员 姜颖 林佳煜)
【相关链接】
智慧书房怎么进入
市区首家24小时城市智慧书房,位于经开区胜利南路58号朗诗·东山樾小区7号楼东侧。那么,智慧书房怎么进入?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读者首次进入24小时城市智慧书房,在门口的人脸识别终端扫描身份证即可进入。进入后,在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进行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成功后的读者,再次进入无需携带证件,通过人脸识别终端即可进入。(记者 白君 通讯员 姜颖)
智慧书房如何借阅
开在家门口的24小时城市智慧书房为读者提供了便利,那么,在这种高度智能化的书屋如何借阅图书?
读者在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上凭借身份证及100元押金(现金),办理借阅证(具体操作方法参阅设备旁的办证方法)。在办理借阅证后,凭本人借阅证、居民身份证或人脸识别方式,均可办理借阅手续。每次最多可借阅5册图书,借期30天,可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30天。读者退押金时,需要到市图书馆办理相关手续。
归还图书时,可通过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办理还书手续并放入移动还书箱。
市图书馆定期对书房中的图书进行更换。读者如有推荐阅读的图书,可在“张家口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留言。(记者 白君 通讯员 姜颖)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