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

“奥运名城”“冰雪胜地”“低碳之城”张家口未来三年这样打造“胜地名城”

2023-04-18 10:16:52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核心提示

城市品牌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具有吸纳力和辐射力,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且能够给城市和利益相关者带来无限的发展机会。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张家口市留下了宝贵的冬奥遗产,创新利用奥运资源、传承传播奥运精神、持续放大奥运效应,不断擦亮“冬奥之城”的世界品牌,将为张家口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日前,记者从市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获悉,张家口市印发《张家口市高质量打造奥运城市品牌工作方案》,借力冬奥会成功举办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围绕四大任务、聚焦七个精准发力,进一步巩固拓展冬奥城市建设和运行成果,将全市打造成以“奥运名城”“冰雪胜地”“低碳之城”为品牌的知名城市。

资料图


重点任务

01

加快打造奥运开放城市。进一步弘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凝炼内化为城市精神,充分彰显冬奥城市的魅力与风采。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加强政策沟通,搭建交流平台,优化合作机制,加快与全球奥运城市合作,常态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交流。

02

高标准打造国际冰雪城市。以建设世界级冰雪运动中心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将崇礼区建设成世界知名的滑雪比赛承办地,积极吸引世界知名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来张家口建厂,加快形成以冰雪体育运动、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人才培训为核心的全产业集群。

03

高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高标准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修复工程,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张家口,提升优质生态、优美环境的吸引力。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实现减排降碳协同增效。指导县区持续创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城市,努力将张家口市打造成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市。

04

着力建设知名会展城市。以加快建设崇礼冰雪丝路带为抓手,常态化举办各类活动,争取一批知名展会和重要活动永久落户崇礼区,打造京北会议会展新坐标、国际交流新平台。

实施路径

打造对外友好合作平台

谋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和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实行外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不断扩大“朋友圈”,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文化旅游、疫情防控、科技教育、绿色生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拓展服务保障冬奥经验,推动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升级,支持教育、医疗、餐饮、住宿、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金融租赁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高新区中欧冰雪产业园、空港经开区上海高科技园区,支持怀来县打造世界级葡萄文化产业园,充分利用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集聚更多优质要素和高端高新企业,提升对外开放高度。

资料图

持续加快发展冰雪产业

深化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联系对接,常态化举办国际雪联、国际冬两联盟赛事和世界杯、洲际杯、积分赛等单项赛事,全力发展赛事经济。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建设季节性冰场雪场,持续推进“全民上冰雪”惠民工程,推动奥运场馆向公众开放,加快建设市县冰雪运动协会、冰雪俱乐部,广泛开展冰雪运动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等冰雪普及活动,带动更多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以“创意+创新”为核心的冰雪产业双创平台,提升高新区冰雪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区冰雪产业园能级,瞄准国内外高端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打造国家冰雪装备生产基地。

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建设

持续推进永定河流域治理,实施洋河、桑干河综合整治,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旱作雨养试点成果,推进县区节水综合改造,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分改造,调整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林地产出效率,加强城市公园、城市绿地、郊野公园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快涿鹿县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崇礼区、万全区、宣化区、经开区、怀安县、赤城县、怀来县7个县区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应用,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消纳体系,深化推广“四方协作机制”应用,有序推进清洁能源供暖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发“绿电”降碳产品,加快实现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巩固扩大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成果,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持续打造全国知名绿色生态城市。

积极举办赛事会展活动

充分拓展场馆功能,利用场馆周围配套设施,积极举办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崇礼50公里山地越野赛、高山滑雪争霸赛、京津冀四季滑雪赛等系列群体性夏季赛事活动,以及足球、赛马、滑草等全季特色体育赛事活动。筹办好崇礼论坛、中国发明家论坛、国是论坛、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论坛,积极承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冰雪之弧”崇礼峰会、2022中国(河北)国际冰雪产业发展大会、博鳌城市研学论坛峰会、冰雪产业博览会等会议会展,争取一批会展永久性落户张家口市,大力发展壮大会展经济。

2022-2023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现场  李小永   摄影

强力实施城市更新工程

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对接国际标准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打造一批奥运城市特色风貌街区,规划建设一批体现奥运文化格调的标志性城市建筑群落,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深入开展城市体检,扎实推进老旧小区、街区、片区整体改造提升,实施有条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惠民工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更新,建好覆盖全域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力开展“脏乱差”治理,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切实提升城市洁净水平。推动高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设试点。统筹“城市大脑”建设,实施交通通达工程,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建设。持续推进崇礼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崇礼品牌大道,把太子城冰雪小镇打造为城市会客厅。

张北德胜村  武殿森  摄影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全力打造环冬奥赛区、环首都、环主城区3个美丽乡村示范环,京张高铁高速沿线、京礼高速沿线、长城文化带、洋河生态走廊4个美丽乡村示范带,草原天路、怀涿赤温泉葡萄康养、蔚阳涿民俗文化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构建“三环”、“四带”、“三片”发展布局。充分发挥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以沿路、沿河、沿山区域和高铁高速、国省干线、重点景区周边为重点,实施小区域整体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建设特色小镇。坚持现代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区”同建,巩固提升“空心村”治理成效,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加速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到2025年,创建美丽乡村500个以上,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26个以上。

京藏高速张家口市郭磊庄收费站互通桥。武殿森 摄影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两新一重”,实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工程,有序推进5G基站建设,推动崇礼区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各县区打造光纤宽带网络千兆城市。加快推进太锡铁路崇礼至沽源段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铁路网络。加大奥运核心区周边路网改造力度,推进崇礼至张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京新京藏联络线、国道G109新线高速对接工程,加快构建“五横两纵一线”高速公路网。推进省道S302张承界至沽源县城段、国道G112线赤城至承德界段、省道S302冀蒙界至康保县城段、省道S228狼山至东花园段等一批项目建成通车,推动国道G335马连渠至冀蒙界段、省道S301白土窑至沽源县城段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健全智慧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加快全市公交化改造,完善与公共交通衔接的慢行系统,完善充电桩、加氢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市建成加氢站30座,公共交通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全覆盖;十四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2500公里,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约2万公里。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借力冬奥会成功举办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国际交往交流,将冰雪经济全方位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逐步将我市打造成以“奥运名城”“冰雪胜地”“低碳之城”为品牌的世界级知名城市。

工作目标

围绕“奥运名城”“冰雪胜地”“低碳之城”城市品牌培育,大力实施开放平台打造、赛事活动举办、城市更新、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等工程,进一步发展壮大冰雪经济、会展经济,到2025年,将张家口市建成文明开放、绿色环保、城乡秀美、交通便捷的国际知名城市。(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刘爱民 闫志林 刘喜)

【时评】

让响亮品牌为城市发展赋能定向

王棣

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赋予了张家口“冬奥城市”的闪耀光芒,让张家口的城市形象和外界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进入后奥运时代,积极打造奥运城市品牌,是充分释放冬奥效应,加速发展后奥运经济的重要举措,也为张家口坚持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赋能定向。

品牌是城市的性格,是城市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已成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比如,乌镇从最初具有江南韵味的水乡,发展为文化小镇、度假小镇,再到如今成为会展小镇、互联网小镇,正是城市品牌建设的一个范本。张家口坐拥丰富的冬奥遗产和宝贵的赛事服务、城市运行经验,具备产业、人文、自然、区位、战略机遇等诸多发展要素,为打造奥运城市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走好城市品牌建设之路,进一步放大自身发展优势,创造丰富发展成果,就需要从实处着手发力,加快推进步伐。

《张家口市高质量打造奥运城市品牌工作方案》中明确,张家口市着力培育“奥运名城”“冰雪胜地”“低碳之城”三个城市品牌,围绕加快打造奥运开放城市,高质量推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等目标任务,提出一系列实施路径。这也说明,城市品牌的打造并不是简单的名称和城市形象塑造,而是一项涵盖经济社会方方方面面,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对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积极调整,进而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的过程。落实工作方案要求,高质量推进奥运城市品牌建设,需要各部门各领域积极作为,从夯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成果,到提升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城乡融合、开放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水平,用更多可感可及的工作成果,不断提升张家口的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城市品牌象征着城市品质,也体现着城市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内化为城市精神,外化于具体行动,一起擦亮张家口奥运城市品牌。

编辑:刘颖莉

编辑:刘颖莉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