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京张医疗合作十周年,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十年来,我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有利契机,通过三轮框架协议的签订,实现了市直医院与北京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全覆盖,期间累计减少进京就诊患者151.3余万人次,真正让群众实现了从“大病奔京津”到“家门口看专家”的就医转变。
受历史、地理等众多因素影响,我市及周边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群众就医曾长期面临“大病奔京津”的困境。2015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市与与北京市卫健委、河北省卫健委签署《京冀张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确定了以京张医疗合作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带动地区诊疗水平全面提升的整体思路。随后又于2018、2022年分别签署协议,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扩大合作范围。目前全市已有11家省市直医院与北京13家知名三甲医院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市直医院合作全覆盖,合作共建诊疗中心8个,新设立科室36个,建设了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北京专家定期来张开展坐诊、手术指导、教学查房常态化。成功打造出“天坛模式”“同仁模式”“中西医结合发展模式”,北京三家医院同时帮扶市第一医院“三帮一”合作模式,北京胸科医院帮扶市第二医院、市肺科医院的“一托二”合作模式,北医三院以“人、财、物”全面接管的模式设立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积累了诸多可以复制的有益经验。
十年来,北京累计派驻挂职专家89名,累计接诊门诊242.7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1.8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9.4万例,会诊疑难病例8380余例。开展院内培训2529余次,培训医护人员7.3万余人次;举办大型学术活动193场,参加人数6万余人次;88项医疗技术填补我市空白,申报科研立项321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245篇。在一批批“京专家”的言传身教下,我市第一医院建立了河北省首个神经生物样本库,市第二医院成立了运动医学科和小儿骨科,市第四医院建立了张家口首个眼库,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市第二医院创伤外科,市第四医院眼科、耳鼻喉科等均处于晋冀蒙地区先进水平,总体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北京先进医院管理理念的引入,我市医院管理实现从制度规范到服务流程的全面提升,并在在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学科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多家合作医院管理水平获得等级医院评审提升。在北京合作医院的支持下,我市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为目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选派骨干医护人员1269名赴京进修学习和业务培训,其中87人学成后成为学科带头人;大量北京专家受聘成为“周末工程师”“名誉主任”“特聘教授”,定期驻点我市医疗机构出诊、教学、手术指导,为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业务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助益作用,本地高素质专家队伍初具雏形。
与合作前相比,各合作医院门急诊人次平均增长69.7%,出院人次平均增加54.9%,手术例数平均增长105.6%,疑难手术例数平均增加57.7%,有力推动了我市医院由数量规模外延型向质量效益内涵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累计减少进京就诊患者151.3余万人次,一定程度上疏解了北京的就医、交通、人口等压力,极大缓解了我市及其周边地区广大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问题,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胡程利 曹丽)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