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经过非酶促反应结合形成的产物。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真正能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 “金标准”。这是因为红细胞的寿命120天左右,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在红细胞整个生命周期内是相对稳定积累的。与日常监测的空腹血糖或者餐后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不会受到短期饮食、运动或者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干扰,是一个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更“稳定”的指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控制在7.0%以下较为安全。如果这个数值过高,意味着患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不佳。例如,糖化血红蛋白达到9%,说明患者在过去2-3个月里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这会大大增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长期的高血糖环境就像“腐蚀剂”一样,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渐进性的损害。
对于健康人群或者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在标准参考范围里,大多数机构建议 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5.7%以下为理想,5.7-6.4%为糖尿病前期,6.5%以上可诊断糖尿病。如果这个数值超过了6%,可能提示有血糖升高的趋势,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是否已经出现糖代谢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情况会让结果 “失真”:比如严重贫血的人,红细胞数量少,会导致检测结果比实际血糖水平低;妊娠期间,红细胞寿命会生理性缩短,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也可能 “假性降低”。而做过脾切除手术、有红细胞增多症的人,或者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那里的人红细胞水平普遍偏高),都可能让检测数值 “虚高”。
一般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是不需要空腹的,其数值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通常不受进食影响,在非空腹状态时,一般也可以进行该检查。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升高,且明确患有糖尿病,可遵医嘱采用降糖药物、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等措施降低指标水平。
医生介绍:郭春潇,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熟练掌握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各类医学检验仪器的操作与维护,精通手工及自动化检验项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