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从牙开始,为健康“减糖”

2025-09-16 09:53:2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在第37个“全国爱牙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帮助大众深入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紧密关联,掌握科学护牙方法,记者专访了市第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樊文君。拥有15年口腔科临床经验的樊文君,擅长成人及儿童各类口腔疑难疾病诊治,此次她将围绕今年爱牙日“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的主题,为大家带来专业解读与实用建议。

  牙齿问题或影响全身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是大众熟知的俗语,但不少人对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深层联系缺乏认知。樊文君明确表示,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口腔并非独立于身体的“孤岛”,而是身体健康的“哨兵”和“窗口”,更是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卡,牙齿问题极有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以常见的牙周炎为例,长期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其口腔内的致病细菌及产生的炎症因子会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可能加剧或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全身性疾病。对于孕妇而言,牙周炎还可能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影响往往是双向的。樊文君指出,糖尿病患者就是牙周炎的高危人群,若血糖控制不佳,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炎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而控制体重,正是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的关键举措,这也使得口腔健康、体重管理与全身健康形成了紧密的关联链条。

  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

  今年爱牙日副主题“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让“减糖”与“控体重”成为口腔健康宣传的核心关键词。在樊文君看来,糖是口腔健康和体重管理的“共同敌人”,二者与护牙之间的联系远超“吃糖会蛀牙”这一表层认知。

  首先,糖是导致龋齿(蛀牙)最直接的“元凶”。口腔内的细菌会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不断腐蚀牙齿硬组织,长期下来便会形成蛀牙,影响牙齿健康和正常咀嚼功能。

  其次,高糖饮食通常伴随着高热量摄入,这是导致肥胖、超重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含糖饮料、甜点等各类高糖食品逐渐成为大众日常饮食的一部分,长期过量摄入极易造成热量堆积,引发体重超标问题。

  再者,肥胖本身属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樊文君解释,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会释放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可能加剧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程度。相关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牙周炎的风险相对更高,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

  由此可见,“减糖”这一行为能带来一举三得的健康效益: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蛀牙,守护口腔健康;还能减少高热量摄入,帮助控制体重;最终降低因肥胖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统疾病的风险,为整体健康保驾护航。

  五大关键词助科学护牙

  了解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及减糖控体重的意义后,大众更关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的理念。对此,樊文君总结出“会吃、巧吃、刷对、定期、预防”五大关键词,为大家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一:会吃——警惕“隐藏糖”,多吃天然食物。“会吃”的核心在于减少“添加糖”摄入,同时警惕“隐藏糖”。樊文君提醒,除了糖果、蛋糕、可乐等显而易见的高糖食品,浓缩果汁、风味酸奶、奶茶以及部分酱料(如番茄酱、沙拉酱)中也含有不少“隐藏糖”,日常饮食中需特别留意,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替代品。

  此外,应多摄入蔬菜、粗粮等天然食物。这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在咀嚼过程中不仅能为身体提供营养,还能对牙齿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同时促进唾液分泌,而唾液具有中和口腔酸性物质、保护牙釉质的功能。

  关键词二:巧吃——合理安排甜食摄入时间。若实在想吃甜食,樊文君建议“巧吃”,即选择在正餐后短时间内吃完,而非在两餐之间断断续续食用。这样做能减少牙齿被酸性物质腐蚀的频率和时长,降低蛀牙风险。同时,吃完甜食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帮助清除口腔内残留的糖分和酸性物质,减少对牙齿的损害。

  关键词三:刷对——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清洁牙缝。“刷对”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樊文君强调,应坚持每天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至少两分钟,且需使用含氟牙膏,氟元素能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刷牙时要掌握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将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朝向牙龈方向,进行小范围水平震颤,随后再轻轻拂刷牙齿表面。除了刷牙,还需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因为牙缝是牙刷难以触及的区域,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细菌,长期清洁不到位易引发牙周炎,而清洁牙缝是预防牙周炎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四:定期——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如同每年定期体检一样,口腔健康也需要“定期”维护。樊文君建议,大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和洗牙。口腔检查能帮助及时发现早期口腔问题(如龋齿、牙周炎初期症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洗牙则能专业去除牙齿表面及牙龈沟内的牙结石,而牙结石是日常刷牙难以清除的,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引发牙周疾病,因此洗牙是任何日常清洁都无法替代的口腔保健措施。

  关键词五:预防——关注特殊人群口腔健康。“预防”重点在于关注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和监督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牙齿涂氟,以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同时可根据孩子牙齿情况适时进行窝沟封闭,有效预防龋齿。孕妇的口腔健康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孕期需格外注意口腔卫生,若出现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处理。老年人则需重点关注牙周炎和牙齿缺失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牙龈易萎缩、牙齿功能逐渐退化,更应加强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若存在牙齿缺失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以维持正常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樊文君表示,掌握这五大关键词,能帮助大众有效实现减糖、控体重、护牙的目标,从日常小事入手,为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健康从减糖开始

  “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这一副主题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基于现代循证医学的深刻洞察,清晰揭示了从行动到健康效益的逻辑链:以“减糖”为行动起点,从源头减少对口腔健康最直接的威胁;通过“减糖”实现健康效益扩展,不仅守护口腔健康,还能直接助力控制体重,预防肥胖;最终以“控体重”为纽带,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实现“口腔健康”推动“全身健康”的终极目标。

  这一主题巧妙地将具体的口腔保健行为(限糖)与大众广泛关注的健康目标(控体重)相结合,让口腔健康宣传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关切,更具说服力和行动力。它不仅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体现“大健康”观的科学行动指南,引导大众从单一关注口腔健康,转向关注整体健康,树立“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的全新观念。樊文君呼吁,爱护牙齿不应仅仅是为了拥有美观的笑容,更是为了维护整个身体的健康。大众应从减少一瓶含糖饮料、认真刷一次牙、用一次牙线等小事做起,为长期健康进行投资。毕竟,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重视口腔健康,拥有健康的口腔和强健的身体。(武雅楠  李清龙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