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脏问题会“连累”肝脏?
肝脏和心脏是“命运共同体”,肝脏的血液供应与心脏密切相关:
门静脉(进口):负责将胃肠道等器官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进行“解毒”。
肝静脉(出口):将处理后的血液经下腔静脉送回心脏右心房。
心脏泵血无力,肝脏“被淹”:当心脏功能受损(如右心衰或全心衰),血液无法有效泵出,就会导致血液淤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压力升高,肝脏充血、肿大;肝细胞损伤,长期高压导致肝细胞缺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肝硬化。
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左心衰较少引发,但右心衰或全心衰患者需高度警惕!
●如何识别心源性肝硬化?
肝病表现往往与心脏病症状“捆绑”出现。主要表现为:
心脏病信号: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平躺时加重);下肢水肿、腹胀、食欲缺乏。
肝脏受损信号(可能滞后):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脏肿大牵拉被膜);黄疸(皮肤、眼白发黄);腹水(腹胀明显,腹腔积液)。
核心特征是肝病症状随心脏功能恶化加重,改善后减轻。
●多管齐下揪出“真凶”,
医生通过以下步骤确诊:
1、病史询问。重点排查心脏病史(如心衰、风湿性心脏病)。
2、体格检查。包括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按压肝脏时颈静脉更充盈)。肝脏肿大、下肢水肿。
3、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检查:无创评估肝脏淤血、心脏结构功能。血液检测: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为主,转氨酶可能轻度升高)。肝弹性检测:评估肝脏硬度。其中通过肝穿刺活检显微镜下可见肝小叶中央区充血和纤维化是诊断的“金标准”。
●治“心”为本,护“肝”为辅
对于该病的治疗,其核心策略是改善心脏功能是关键,肝脏问题可随之缓解。
1、病因治疗。控制心衰:利尿剂(减轻水肿)、ACEI/ARB类药物(改善心脏泵血)、SGLT2抑制剂(新型降糖护心药)等。手术干预:如瓣膜病、心包炎需手术或介入治疗。
2、护肝支持:利尿剂(减轻淤血)、保肝药物(辅助修复肝细胞)。并发症管理:腹水穿刺放液、补充白蛋白。
3、生活方式:低盐饮食、戒酒、控制体重、避免劳累。
●预后与预防:保护心脏就是保护肝脏
预后:取决于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早期心衰控制良好,肝脏淤血和纤维化可逆转;终末期心衰预后较差。
预防: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
健康生活: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心脏病患者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温馨提示:针对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心衰等危重患者,目前市传染病医院已开展联合透析或床旁血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取得显著临床效果。若您或家人有长期心脏病史,并出现腹胀、黄疸等新发症状,请及时就医,排查心源性肝硬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心肝”健康。(胡程利 董蕊芳)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