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劳动模范、燕赵楷模学习致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两条火红的标语高悬墙上。带有“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河北工宣讲”字样的红色海报在大屏幕上点亮。日前,全国劳模、燕赵楷模巡回宣讲报告会第四场在桥东区工人文化宫举行。全国劳模、燕赵楷模夏立、李利杰和全国劳模关虎,为现场600余名干部职工分享了他们顽强拼搏、岗位建功、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感人故事。
河钢集团宣钢公司氢冶金公司作业长李利杰登上讲台时,手里拿着两样物品。他举起第一样物品——2023年5月21日产出的第一块直接还原铁样本,告诉大家,这是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投产的标志,金属化率94%,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9年,宣钢公司开创氢冶金项目时,面临着难以胜数的困难:氢气的制取和应用需要全新的技术支撑,堆积如山的外文资料需要逐一翻译,只存在于图纸上的技术路线需要落到现实……李利杰和同事们边查词典边做笔记,一点点把外文资料“啃”成中文。调关键参数的3个月,他们几乎住在了车间,最终靠持之以恒,探索出了全球首创的“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当第一块直接还原铁出炉后,我走到取样口,看着那些带着热度的直接还原铁,感觉它烫在我手心,却暖得我心口发颤。”李利杰说。
李利杰又举起另一样物品,那是一本200多页的《氢冶金岗位操作说明书》,里面详细注明了7个大项、上百个小项的技术规定。每一项规定都是他和同事用智慧和汗水“泡”出来的,是氢冶金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技术保障。
“2024年9月9日,那个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把‘绿氢’送进了冶金炉,产出的直接还原铁合格率100%!”李利杰的嗓音因激动而沙哑,但却把他的喜悦真真切切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位职工。
“我总说,钢铁是冷的,但钢铁人的心是热的。未来,我还想和更多劳动者一起,带着这份热爱和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因为我们都相信,劳模精神不是挂在墙上的字,而是燃在心里的火,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李利杰说。
宣讲报告会结束后,掌声长久不息。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马丽娟被全国劳模们的事迹深深打动,提议到场的同事们和全国劳模合影留念。该公司发电部职工李俊辰说:“李利杰工程师以一次次抉择、攻坚与传承书写担当。劳模们将对极致的追求融入看似平凡的岗位,如明灯般照亮了我的职业道路。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精进技能,做匠心的传承者。”该公司燃料质检部职工张焕说:“我曾以为劳模遥不可及,但这次宣讲让我明白,他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踏实耕耘的日常里。我要把劳模精神融入燃料质检的每一个环节,让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成为我的工作信条。” (郑媛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