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陈亮:高墙内的“特殊园丁”

2025-09-15 14:47:3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清晨的阳光尚未穿透看守所的高墙,陈亮已穿戴整齐,站在监区门口。作为市看守所男子管教大队的教导员,他正开启又一个“三天一轮值”的工作周期。在这片特殊的天地里,他不仅是监管秩序的维护者,更是迷途灵魂的引路人。

  每天8点半接班,陈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重点关注对象,及时化解潜在矛盾。在例行谈话中,他总会细致询问:“自己有什么想法?”“最近身体怎么样?”

  2025年2月,当一名被判重刑的在押人员因绝望产生轻生念头时,陈亮连续多日与其谈话。他没有空讲大道理,而是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亲情痛点切入,对其说道:“父母眼里永远装着对孩子的希望,我爹妈也七十多了,要是我出点事,他们眼睛都得哭瞎。” 正是这句将心比心的话,让对方紧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最终放弃轻生念头。“那时候,我每天都在琢磨怎么真正走进他心里。”陈亮回忆道。

  面对“几进宫”的惯犯,陈亮也摸索出了独特的沟通之道。他深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抵触情绪背后,藏着的是对认同的渴望。因此,他从不用疾言厉色对待他们,而是始终秉持“尊重先于管教”的原则,让在押人员感受到人格被珍视。“你说的话他愿意听,才不会从心里抗拒。”这句朴素的心得,藏着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陈亮分管三个监室,数十名在押人员,三个月内最多要接触五六十个不同案件的对象。每个数字背后,都是需要用心浇灌的生命个体。

  2024年的一个冬夜,一名年逾六十、身患牛皮癣的在押人员,因病情突然加重急需进一步治疗,但陈亮从医务室申领的药物却毫无效果。看着老人难受的模样,他急在心里。后来得知老人家属手里有特效药,却因“外来药物严禁入所”的规定无法送达,陈亮连夜向所领导汇报,又在所务会上详细说明情况,最终协调医务部门对药品进行严格检查后,将药顺利送入监区。老人接过还带着体温的药瓶时,哽咽着说:“您比我亲儿子还上心啊。”

  “真心换真心,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是陈亮常挂在嘴边的话。2007年从部队转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安系统,并主动申请到看守所工作。“这里更需要有人用真心、真情去做事。” 

  在陈亮看来,面对被监管人员,既要管得严,更要注重人性化,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曾有一名涉案人员,因担心案件被并案处理而抗拒管理。陈亮连续一周,每天晚上都找他聊天,从“男子汉做事要敢作敢当,不能丢人现眼”的激励,到生活细节的关照,慢慢让对方卸下了心防,敞开心扉。陈亮知道,教育的种子已在对方心里悄然发芽。

  对待不同的在押人员,陈亮像老师教孩子般因材施教:对思想不成熟的,多些耐心哄劝;对家庭缺失的,多给些温暖关怀。他用差异化的方法,一点点点亮每个迷途灵魂的重生之路。

  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多年的坚守,陈亮用行动证明:看守所的高墙内,不仅有法律的威严,更有人性的温度。当“特殊园丁”的汗水浇灌出希望之花,那些重获新生的背影,便是对“监管不是终点,而是重生起点”这份职业使命,最动人的诠释。

         (孙媛  王彪)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