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穴位埋线 减重治病两相宜

2025-05-20 09:05:05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 赵金凤

  穴位埋线是基于中医理论的一种减重方法,它通过在身体特定的穴位埋入可吸收线,持续刺激这些穴位,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和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重效果。同时,结合中医辨证经络理论,进行个体化治疗,调节体质,补虚泻实,在减重的同时改善人体阴阳平衡状态。

  适合穴位埋线减重的人群

  需要穴位埋线减重的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的人一般都是进食比较多,运动消耗比较少,长此以往便形成肥胖,穴位埋线后可以降低食欲,促进基础代谢帮助消耗脂肪,再结合适量运动可以达到减重效果。

  脾虚湿气重的肥胖人群:一些人群疲乏无力,进食并不多,身体还怕冷懒动,这些人多属脾胃气虚,运化不利而出现湿气重。这些最重要的是调节脾胃功能。穴位埋线通过穴位的长期刺激,促进脾胃运化,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得脾气健,湿气除。

  内分泌紊乱人群:有一些人月经稀少、肥胖,可能伴有卵巢多囊综合征或卵巢功能早衰等问题。穴位埋线后可以调节内分泌使之平衡,调节月经周期,调理体质,减少脂肪,从而达到既减重又治病的目的。

  产后肥胖:孕产后的妈妈运动量少,脾胃运化减弱,容易痰湿阻滞,因此难免形成肥胖。穴位埋线不仅对这些肥胖妈妈们进行脾胃的调理,还能促进气机运转,改善气血瘀滞。

  但是要注意,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孕期、哺乳期、经期等特殊时期女性、有健康隐患人群和未成年人,不建议进行穴位埋线减重。

  中医穴位埋线减重的优势

  创伤小,安全性高:仅针孔大小创口,无需手术,无明显疼痛,感染风险低。

  辨证调治:根据体质辨识(如痰湿型、气虚型、肝郁型等肥胖),定制穴位方案,从根源减重。

  多维改善:不仅减脂塑形,更能改善失眠、月经不调、腰酸背痛等肥胖伴随症状。

  省时高效:每2周一次治疗,适合上班族、宝妈等忙碌人群;线体持续刺激2-4周,相当于“24小时在线调节”。

  不易反弹:通过体质调理,重塑健康代谢机制,告别“越减越虚”的恶性循环。

  痛苦小且无副作用:穴位埋线在操作时,只需要用一根很小的埋线针,将线体材料注入相应穴位即可。既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切口,一次穴位埋线只需要1-2秒钟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痛苦的。埋线后也不需要取出,对身体没有副作用。

  不留疤:埋线仅有针眼,1-2天愈合,无明显疤痕。

  “减围度”更明显:尤其针对腰腹、大腿等顽固脂肪堆积部位,配合饮食调整,腰围、腿围缩小效果常优于单纯节食。

  兼顾健康与美丽:许多人反馈减重同时,皮肤状态、睡眠质量、疲劳感也有改善——毕竟中医讲究“内外兼修”。

  中医多疗法联合应用

  腹部肥胖多因脾虚湿阻、痰瘀内滞,需综合调理体质。除穴位埋线外,中医可通过内外结合、标本兼顾、整体调理等以下疗法可联合应用:

  中药内调:健脾祛湿,化痰消脂。经典方剂,如防己黄芪汤(脾虚水肿)、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痰瘀互结)。

  代茶饮:荷叶、山楂、决明子、陈皮、茯苓、薏苡仁等煮水代茶,辅助利湿降脂。

  个体化方案:需辨证分型(如脾虚型、胃热型、肝郁型),一人一方精准调理。

  灸疗:温阳化脂,散寒祛湿。将姜泥铺于腹部,上置艾柱施灸,借助姜的辛温与艾的纯阳之气,温通任脉、带脉,加速腹部血液循环,改善“寒湿型”肥胖。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埋线减重是一种非手术的中医减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潜在的健康益处。同时,任何减重计划都应该结合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饮食管理:进餐宜细嚼慢咽,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同时适当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规律生活: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每天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要控制在2到4个小时以内,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到5分钟。

  适量运动:埋线后的初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但也不要完全不运动。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待身体适应后,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练八段锦有助于提高减肥效果。

  【链接】

  注意事项

  穴位埋线治疗后不影响日常一般活动,但不要剧烈活动,特别是下肢穴位埋线治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

  埋线后24小时不能洗澡,次日即可除去胶贴洗浴。

  埋线治疗后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是正常的刺激调理反应,体质较弱、局部经脉不通者感觉更明显,一般持续时间为3-7天左右。

  由于个体差异原因,埋线治疗局部可能出现轻红肿、结节或青紫现象是正常反应,2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不影响效果。

  调理3-5次为1疗程,10-15天1次,请勿随意间断,否则调理效应不易积累。

  在调理过程中,注意避风寒,调情志,埋线期间避免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海鲜及牛羊肉等食品。

  埋线后需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选对医生非常重要,埋线对专业性要求极高,线体的选择、穴位的精准定位、操作环境的消毒……每一步都关乎安全和效果。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有资质的中医师操作。

  (曹晓燕 屈海洋)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