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崇礼 > 崇礼新闻

冬奥场馆从“一赛成名”到“四季皆火”

2025-10-11 09:10:3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联合举办地,冬奥会为我市留下了丰富的奥运遗产,特别是高质量的场馆设施,为后奥运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我市盘活用好冬奥人才、器材、场地,共实施28个场馆改造项目,推动冬奥场馆向文化旅游、会议会展等功能拓展,实现从“一季火”向“四季热”的转变。

  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都是专业型雪上运动场馆,大众参与度不高,我市通过“一馆一策”制定了综合利用方案,大力推动场馆常态化运营和适应性改造,在保留场馆体育本体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冬奥场馆23项适应性改造提升工程,满足各类业态活动需求。

bfc60fec81a25f5d306fa3e2894e316f.jpg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配套建设咖啡廊,布展奥运藏品实物,新建会议室及奥运文创产品店,完成以赛事训练、会展庆典为主的功能改造,致力于将“雪如意”打造成区域地标、体育地标、奥运地标、文化地标,甚至成为国家地标;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完成了外场道路整修、枪弹库整改及技术楼和赛道改造,实现了“射击培训和选材,户外团建和专业赛事相结合”的四季利用目标;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完成了赛道以车类竞速场为主的功能改造,培育起射击选才培训、轮滑赛训、车类竞速等为主的(新领域)业态;云顶滑雪公园完成了对障碍追踪、平行大回转等赛道改造,在满足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需求的同时,降低冬奥赛道难度,成为滑雪爱好者的“打卡地”;张家口冬奥村完成了研学、赛训服务、宾馆住宿、体育教学、旅居康养、商业售卖等6个板块的改造,1920个房间全部投入运营。2024年11月,河北体育学院冰雪学院和张家口市冰雪运动学校的入驻,开创了国内首个高校进驻奥运村办学的历史。

4a798091776f9feba0925b13f0873953.jpg

  打造高水平赛事、文旅活动聚集地。目前,我市拥有4个冬奥竞赛场馆,周边还有9个大型滑雪场,场馆配套设施完善。同时,储备了充足的高级别赛事所需的国际雪联认证器材、计时记分设备等专业体育器材。市体育局成立了大型体育赛事管理中心,选派专人负责器材保管,并建立起属地裁判员队伍,储备竞赛组织人才近600名,组成了常态化办赛队伍。目前,我市已具备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跳台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的独立办赛能力。冬奥会后,我市依托冬奥场馆,积极承办雪上赛事,努力实现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打造全国冰雪项目高端赛事集聚区。截至目前,我市利用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举办赛训活动941项,其中2024-2025赛季共有7项国际级、17项国家级雪上项目专业赛事在我市举办。近三个赛季,国际级、国家级雪上项目专业赛事办赛数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2025-2026雪季我市还将申办承办国际级雪上项目专业赛事10项、国家级9项,其中国际级9项赛事已经确定。

  除了高水平赛事,我市在冬奥场馆利用上还坚持专业性和大众性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场馆本体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将全民健身引入了奥运场馆。同时坚持多业态融合,利用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举办文旅、会议、会展、研学等相关活动,助力后奥运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已举办赛训活动230项、文旅活动141项、会议会展127项、研学活动310批次,实现引流约170万人次。

0e99f3ee5cf628b76de0f60313a22539.jpg

  此外,我市抢抓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契机,充分利用冬奥场馆和冰雪资源,推出丰富的“冰雪+”产品,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崇礼旅游。目前已构建起“专业赛事、品牌赛事、城市联赛、小规模群众赛事”4类赛事体系,搭建起冰雪产业人才联盟、智慧体育平台等5大发展平台;与北京市体育局签订了《共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冰雪赛事活动服务协调保障、全民健身群众赛事交流等6项体育交流合作机制;推出京张两地雪场“一卡通滑”产品,成立京张体育赛事联盟,两地联合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百余场。

  通过多种业态同步发展,冬奥场馆实现了“平赛结合,四季运营”,赛事、会展、研学、旅游“四型经济”不断壮大。2024年,冬奥会“三场一村”运营收入较2023年增长61%,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成功探索出体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路径。(贾新生 王科峰 王乐)

   

编辑:苏颖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