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识杏树品种 维护种植 马晨摄
图2:认识修剪工具
图3:制作水果酵素展示
8月11日,本报组织部分小记者走进了市农科院林果研究所,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杏树栽培知识学习之旅。此次活动旨在让小记者们近距离接触农业科研,了解杏树种植背后的科学奥秘,激发他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活动伊始,林果研究所的资深专家王秀荣教授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杏树栽培知识小课堂”。她从杏树的品种分类讲起,详细介绍了不同品种杏树的特点和适宜生长的环境,早熟、晚熟品种的种植条件和培育温度、湿度等。接着,在讲解繁殖育苗时,王教授表示,杏树繁殖常用嫁接、扦插和播种等方式,其中嫁接成活率较高,适合在春夏进行;播种适合大规模繁殖,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小记者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王教授都一一耐心解答。理论知识学习后,便是激动人心的实践环节。在果园里,王教授现场演示了如何对一颗杏树进行修枝,让每一条树枝都可以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以便可以培育出又大又好的杏果等。王教授还利用红糖、水、李子果,手把手教小记者制作植物酵素。
活动接近尾声,小记者们还在杏树林里与王教授亲密合影。一位小记者意味深长地说:“科研人员们在杏树的培育过程中不惧失败,不惧烈日,给我们培育出了这么多优质的品种,既让我们吃到了美味可口的鲜用杏果,还让我们能够吃到又大又香的杏仁,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我要向他们学习。”
通过这次走进市农科院林果研究所的活动,小记者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杏树栽培知识,还体验了有趣的实践操作,更在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中,收获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会在小记者们们的心中种下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马晨 陈彤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