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建设是支撑要素流动、产业协同和民生融合的“骨骼系统”,“十四五”时期,涿鹿县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紧扣“畅通、融合、绿色、安全”四大工作理念,推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建设齐头并进,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全县交通事业实现从“瓶颈制约”到“发展引擎”的历史性转变。如今,以三条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八条国省干线为主脉络、千余公里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全域路网格局在涿鹿大地上成型,一条条蜿蜒延伸的公路,如同跃动的血脉,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融京津畅外联 交通动脉焕新颜
2024年底,京蔚高速全线贯通,为我市再添一条进京通道,也将涿鹿纳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这条从北京六环军庄至涿鹿的68公里快速通道,突破了两地间的地理屏障,压缩了时空距离,让“双城互动”更加便捷高效。
“京蔚高速修到家门口,产品运输方便太多了!”涿鹿县鸿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刘建军感慨道。他的农场主要生产销售鲜食玉米,京蔚高速通车前,向北京送货需绕行他处,费时费钱。如今,新路线每车次能节省运费约200元,运输效率的提升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利润。这不仅是刘建军的切身感受,更是涿鹿全面融入首都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期间,涿鹿县全力构建高等级交通支撑网。全县高速公路增至村条,总里程达130.2公里,形成了清晰的“一纵两横”高速骨架。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全部实现“30分钟上高速”。与此同时,国省干线建设升级快速推进,全县两条国道、六条省道,共同编织成“三纵五横”的干线网络,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提升至46.57%。
路网的全面升级,不仅畅通了物理空间,更打开了发展的思路。涿鹿县顺势而为,充分发挥临京优势,同步完善公交接驳、物流通道等配套设施,积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深入挖掘农文旅资源优势,重点布局现代农业、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文旅产业四大产业。在高速沿线,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路;荒坡地带变身光伏、风电项目阵地,绿色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与中关村门头沟园在产业培育、协同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深度合作,“京研冀造”“京算冀存”等创新协作模式落地生根。同时,依托黄帝城、矾山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小五台自然保护区、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桑干河湿地等生态资源,涿鹿全力打造“一院一路三条研学路线”特色文旅产品,让更多游客走进涿鹿、感受涿鹿。交通,已成为涿鹿吸引要素集聚、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竞争力。
优举措汇民意 乡村公路添动能
“十四五”期间,涿鹿县以“修路为民”为根本宗旨,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国省干线路网、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乡村产业实现“六个结合”,构建起“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三维工作体系,破解了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诸多痛点难点,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路、幸福路。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8.04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新建改建539公里,是“十三五”期间的4倍,带动沿线发展特色种植基地12个、乡村旅游点8处,预计年增收超2000万元,真正践行了“修一条公路、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承诺。
成绩的背后,是涿鹿县交通运输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提质增效的扎实举措——工作部署前置化,召开“路地见面会”,在项目计划阶段邀请各方“画路线、定标准”,现场踏勘,对接需求,变“事后协调”为“事前共谋”;部门协调常态化,坚持现场办公,今年已化解问题23件,项目平均工期缩短25%;民意征集全程化,通过前期问卷、中期公示听证、后期满意度回访的“全链条”模式,让公路建设“带着温度延伸”,全县农村公路项目群众满意度高达98%。安全生产常态化,推行“监理旁站+第三方检测+群众监督”质量管控模式,2025年在建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并获评3个市级“平安工地”。
一条条农村公路,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与未来。省道下广线至保岱镇易庄村段,4.7公里道路串联6个村庄,原路面宽仅3.5米,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2023年,该路段被拓宽改建为面宽6.5米的标准三级公路,为密集的人流、车流和兴旺的乡村产业打开了新空间。矾山镇与卧佛寺乡,文旅、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丰富,乡道矾山镇孟家窑至卧佛寺乡太平堡段10.4公里的改建工程,进一步缩短了两地距离,为乡镇间产业融合、联动发展铺平了道路。东小庄镇双树村到温泉屯镇东孤山的2.26公里道路,则将桑干河湿地公园与两大葡萄主产区紧密相连,改善了运输条件,为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比翼齐飞注入了动力。
守绿色筑安全 运输体系提质效
“十四五”期间,涿鹿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交通建设全过程,全力推动运输体系绿色转型。全县实现新能源公交车100%全覆盖,更换新能源出租车89辆,同步建成公交和出租车智慧监管平台及出租车网约平台,实现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全覆盖,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智能。
安全是交通运输不可动摇的基石。涿鹿县将安全视为头等大事,“十四五”期间投入资金778万元,实施安保工程59.9公里,为道路运输系上“安全带”。同时,全面强化道路运输市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了交通运输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针对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该县积极推进县级仓储中心项目建设,预计明年中建成投用,届时将与全县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形成高效网络,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同等便捷的物流服务,为城乡融合发展铺就了更加宽广的道路。
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一条条民生路通村达户,涿鹿县以交通先行激活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盘棋”,打通了乡村振兴的“微循环”,描绘了绿色安全的“新图景”。“站在‘十五五’新起点,我们将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以更完善的交通网络、更优质的运输服务,为县域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涿鹿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平表示。(王棣 郭颖晖 胡相国 霍晓娇 牛署奇)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