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张家口社会

“小公厕”里的“大民生”——张家口持续推动公厕精细化管理服务

2025-11-20 09:35:5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一座公厕,关乎百姓民生,折射城市文明风尚。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该节日由联合国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厕所卫生改善。这一节日的设立,再次凸显了公厕对于城市文明与民生温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紧扣“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服务品质”目标,将公厕管理作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从日常维护到服务升级持续发力,全力为群众打造“用得上、用得好”的高质量公厕。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共有城市公厕1187座,其中主城区286座,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这些散布在街头巷尾的“方便之所”,正悄然成为展示城市精细管理水平的“文明窗口”。  

  专班专责:城市公厕管理科“上线”提质

  2025年7月24日,市城管执法局正式设立城市公厕管理科,标志着全市公厕管理进入专业化、系统化新阶段。作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操盘手”,该科室统筹指导县区执行公厕行业标准与法规,制定全市管理标准及年度计划,同时监督保洁服务、设施运维,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文明如厕。其监管范围覆盖城市道路、广场、公园、商圈等公共场所的直管公厕,织密了“小公厕”的管理网络。

  “公厕虽小,却是市民‘急难愁盼’的民生刚需。”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室的设立让公厕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责任链”,从标准制定到落地监督,每一步都瞄准“品质提升”,推动公厕管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型。

  精细管理:从“干净”到“舒心”的升级

  如何让公厕真正成为市民的“方便之所”?张家口市以“24小时开放+五净三无三通一明一好”标准为抓手,打出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组合拳”。

  所谓“五净三无三通一明一好”,即周边净、内外墙壁及屋顶净、地面净、厕位净、设施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通水、通电、通风;灯明;设施设备完好。在此基础上,全市推行“一人一厕”管理制度——每位公厕管理员需对责任区进行全时段、无死角清洁,重点加强地面、镜面、门窗、洗手台、便池等易脏区域的动态保洁。

  “不仅要把表面擦干净,更要消杀到位。”在建院北街公厕,管理员师傅一边擦拭洗手台一边介绍,日常保洁外,团队严格按消杀规范对便器、墙壁、扶手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定时+及时”高频次消毒,确保无异味、无病菌残留。如今,走进张家口街头公厕,地面干燥无污渍、镜面光亮无水痕、设施完好无故障,已成为许多市民的共同感受,也成为市民眼中的“小确幸”。

  暖心延伸:公厕变身“便民驿站”

  城市管理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我市将公厕服务民生的功能向外延伸,在建院北公厕等3座公厕,打造“劳动者爱心驿站”,在9座公厕设置“劳动者休息处”,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一线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机、休息座椅、充电插座等设施,让公厕从单一功能空间升级为“温馨港湾”。

  “夏天能避暑,冬天能喝口热水,累了还能歇歇脚。”经常在建院北公厕驿站休息的外卖员小张说,这些贴心的小服务让他感受到城市的关怀与温暖。据统计,驿站与休息处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超千人次,成为街头巷尾的“暖心坐标”。

  全民参与:文明如厕需要你我同行

  公厕的整洁离不开管理者的付出,更需要市民的共同守护。市城管执法局呼吁广大市民:让我们从“文明如厕”做起,文明使用公厕,杜绝涂抹刻画、乱扔杂物、便池外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方便之所”的整洁。

  “世界厕所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次提醒——厕所卫生是城市文明的‘试金石’。”市城管执法局城市公厕管理科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持续优化公厕布局、提升服务标准,推动“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让每一个洁净的公厕都成为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共同营造整洁、舒适、有温度的城市环境。(王松 李楠)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