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张北县

张北:破“碱”生金 盐碱地变身增收田

2025-08-25 14:41:4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近日,位于张北县馒头营乡李森林村的养谷厚道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内,近千亩盐碱地上青贮玉米正在拔节生长。

  2018年以前,这千亩盐碱地还是长满“芨芨草”的荒地野滩,在盐碱地改良专家秦文斌团队的探索努力下,几年时间,李森林村的荒田变成了增收田,盐碱地的PH值逐步降低,燕麦、向日葵、青贮玉米等作物在这片土地上轮番“登场”,茁壮成长。同时,基地还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田间品种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不同程度盐碱地生长的适生农作物品种。

  破“碱”生金,李森林村盐碱地改良探索的实践是近年来张北县轰轰烈烈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治理之战中的生动一幕。

  张北县共有盐碱耕地1.56万亩,全部为轻度盐碱地。近年来,张北县努力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路径、新模式,将机遇优势转化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扎实成效。2012年以来,张北县开始对坝上盐碱地改良进行探索性研究,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了共计8553亩盐碱改良工程,项目区改良后均进行了燕麦、胡麻、甜菜、向日葵、油菜、青玉米等作物的示范种植,实现了盐碱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的良好效果。

  让实验室里的科研理论成为坝上土地改良的技术支持,张北县积极引进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项目合作,实施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盐碱地农家品种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坝上地区盐碱地改良技术研发以及盐碱地长效治理与生态产业化示范等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联合市农科院建立盐碱地实验基地,开展耐盐碱品种筛选选育、盐碱地栽培技术优化等研究,培育出藜麦、莜麦、亚麻、马铃薯等15种22个品类;筛选出“冀张藜3号”、“坝莜1号”、“坝莜21”号等适宜当地盐碱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

  同时,积极构建“一院、两园区”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格局。“一院”即冀北盐碱地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两园区”即盐碱地农业产业链开发科技创新孵化园和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种植示范园。园区选址在张北县创业孵化园,目前张家口养谷厚道农业有限公司一入住园区。叫响坝上盐碱地作物品牌,培育了张家口养谷厚道、张北天绿农业等盐碱地生产和深加工龙头企业,研制出盐碱地藜麦、藜麦片以及藜麦小分子活性肽蛋白粉等优质产品,打造出了“碱地香”藜麦品牌。

  今年,张北县先后制定了《2025年张北县盐碱耕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25年张北县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完成0.15万亩盐碱耕地改造提升任务,具体分布在馒头营乡李森林村0.12万亩,郝家营三义美村0.03万亩。同时力争收集耐盐碱种质资源10份,创制特色优异新种质1-2份,选育推广新品种20个以上,耐盐碱莜麦种植面积发展到1.1万亩,建设1个以上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点。

  在2023-2024年试点的基础上,力争打造总面积1万亩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推广藜麦、莜麦良种及西兰花、向日葵等耐盐碱作物,示范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效益提高了10%以上。同时打造“规模化”莜麦、藜麦、甜菜基地1.1万亩。

  下一步,张北县将在产业链条、试点示范、市场主体、品牌打造、生产要素上不断寻找突破。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深入对接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团队,开展关键性理论研究,大面积推广耐盐碱性作物品种、盐碱地集成技术,深挖藜麦、莜麦、向日葵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盐碱地特色产业链条,提升盐碱地种植效益;培育壮大与耐盐碱品种繁育、盐碱耕地改良、盐碱地农产品加工等相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鼓励农户与合作组织间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盐碱地生产由“一家一户”向适度规模转变;深度挖掘藜麦、莜麦、向日葵等特色优势,引导盐碱地综合利用经营主体强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登记管理,推动实施良好农业规范,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打造盐碱地“土特产”特色品牌。

  秋色已至,丰收在望,土地乃农业之根本。在张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向阳花灿烂盛开,既是令游客流连忘返的绝美景致,也是让农户喜笑颜开的丰硕果实;谷物抽出饱满的穗子,寄托着一年辛勤劳作后仓廪充实的美好期盼;碱地作物即将迎来收获,关乎着土地改良探索的重要成果……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农业探索实践正在稳步推进,绘就了坝上人民不负春光、不负秋色的动人画卷。(孙琳 翁晓静 赵东阳)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