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张北县

张北:万亩旱地张杂谷 长势喜人待丰收

2025-08-25 14:40:3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夏色收,秋色动,入秋后,坝上农户对好收成的期盼也愈加浓烈。近日,在张北县两面井乡七号村,万亩张杂谷长势喜人,麦穗低垂待丰收,谷粒沉甸盼米香。

  两面井乡位于张北县西北部,全乡水浇地全部退减,老百姓多称本地土壤为“旱地”。如何让“旱地生金”,摆脱全乡农户靠种植传统莜麦小麦等作物广种薄收的状况?

  近年来,两面井乡结合生态、土壤等实际情况,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让高效旱作农业成为全乡农业转型的重要支撑。“旱作谷物是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我们乡选择种植的谷物是根系发达,抗旱性强,同时还抗倒、抗病的‘张杂谷’品种。2025年,全乡共种植张杂谷六号22610亩。”两面井乡宣传委员李强介绍道。

  为实现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管理,两面井乡采取了“大户承包”模式。2025年,张家口睿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两面井乡七号村、二号村共种植张杂谷14000亩。“我们种植的‘张杂谷6号’,品种米粒结实性好,黄谷黄米,适口性好。今年,预计亩产可达700斤,每斤售价2元,每亩收入1400元,纯利润可达800元。”张家口睿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继全说道。

  昔日旱地变成“致富农田”的同时,也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就业“良地”,据赵继全介绍,从张杂谷翻地播种、除草收割到脱谷归仓,预计使用劳动力达200多人次,多是周边村民。

  “两面井乡高效旱作农业示范园区涵盖了张杂谷、菊芋、玉米、籽瓜等多个种类,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辐射带动农户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李强说道。

  两面井乡张杂谷绘出的坝上“丰景图”,成为近年来张北县轰轰烈烈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治理之战中的生动一幕。据悉,张北县共有轻度盐碱地1.56万亩,近年来,通过“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了共计8553亩盐碱改良工程,实现了盐碱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的良好效果。同时,积极对接、引进科研院校开展项目合作,实施各项盐碱地品种保护、可持续性利用、改良技术研发与长效治理等项目。培育了张家口养谷厚道、张北天绿农业等盐碱地生产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叫响更多盐碱地自主品牌。

  “下一步,张北县将在产业链条、试点示范、市场主体、品牌打造、生产要素上不断寻找突破,深挖特色农作物优势,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盐碱地特色产业链条,提升盐碱地种植效益。”张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振林表示。(孙琳 翁晓静)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