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张北县

张北: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5-02-24 11:16:34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一直以来,张北县抢抓列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机遇,咬定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做好“三农”工作。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顺利推进,张北马铃薯和口蘑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张北马铃薯”、“张北豌豆”基地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image.png

                       守住核心底线 让三农工作有基础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零返贫”,建立动态排查、预警推送、联席会商、评估核查、风险消除“五步”闭环工作体系,推行一网一码一册一帮一消“五个一”工作法,打造防贫救助、木兰计划、小鹿灯、顶梁柱四道防线,许多濒临高额医药费的困难家庭得到救治,实现了救助一个人,点亮一个家。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着力稳面积、提单产、强产能,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5万亩,同比增长11.9%,实际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22.5%,平均单产229.8公斤/亩,同比增长8.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7.05万亩,同比增长25.19%。油料平均单产106.7公斤、总产量达到了1.82万吨,单产和总产分别比去年增长了11.49%和39.6%。

                        培育两粒种子 让产业振兴生希望

  打造马铃薯种子硅谷。以小二台种薯繁育园区为核心,组建41家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和160多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12家市级以上马铃薯生产龙头企业,年产万吨的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投产运营。马铃薯原原种(微型薯)繁种面积达到5600亩,产量15亿粒,占全国比重50%,成为中国微型薯第一县,被评为“中国马铃薯原原种之乡”“中国北方马铃薯之乡”。建设燕麦种子硅谷。与中国农大、张家口市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张北燕麦科技小院,创新研发旱地裸燕麦品种“坝莜21号”,亩产达到925斤,刷新了旱地裸燕麦高产全国纪录。全县燕麦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到9万亩,产量1.7万吨,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贝塔生物燕麦深加工提取项目每年消耗250万亩燕麦,约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的1/4,是全球最大的燕麦提取物项目;西麦集团是中国燕麦的头部链主企业,实施的西麦全产业链项目正在安装设备。河北兆然种业公司加快建立5000亩燕麦新品种培育基地。全县形成金豆豆马铃薯助农增收,银串串燕麦产业致富。

                       建设六大园区 让脱贫群众鼓腰包

  高质量建成郝家营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绿健食用菌示范区、马铃薯全产业链示范区、公会镇特色西瓜产业园区、大囫囵草莓种苗繁育园区、国家级草牧都六大示范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带动70多个行政村4万多人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今年持续谋划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培育基地、菊芋特色生态健康小镇基地、燕麦种业硅谷基地、花卉数字经济总部基地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全县形成了“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农户参与,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实现了乡村产业旺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日子红火富起来。

                       实施六个覆盖 让和美乡村面子靓

  针对“十四五”规划的中心村,沿城、沿路、沿景区推进“屋顶光伏、太阳能供暖、改厕改水、人畜分离、整村整治、产业融合”六个全覆盖,覆盖18个乡镇66个行政村6316户,已实施1260户,实现了屋顶发电、屋内供暖、厕所干净、环境优美、安居乐业,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环境脏乱差、人畜不分离的现状,形成了盖上“金”屋顶 ,“零碳”又增收。特别是河北工大研发的“太阳集热板+地源热泵供暖”,储存夏天的热和地下的暖,吹走冬天的风和冷,一个供暖季只需1000元左右,让张北的农村更有特色、更加宜居、更具魅力。(记者 孙琳 通讯员 宋海鑫 池鹏飞)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