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张北县

朝阳窑村的“朝阳”路

2025-02-06 10:01:3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在张北县偏远的台路沟乡朝阳窑村,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这些光伏板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为当地村民种下的“铁杆庄稼”。去年,针对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收入薄弱的实情,市总工会通过援建光伏电站,使村集体和村民每年增收2.5万元;投资10万元购置农用机械,改善基础设施,及时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服务村民生产生活,助推了乡村振兴。

  “元旦刚过下基层,冰天雪地路难行,历尽艰辛进农村,下沉驻村促振兴。”这是去年1月3日,市总工会下沉工作队队长杨金荣刚到朝阳窑村时写下的一段话。朝阳窑村位于张北县台路沟乡西南坝头,属经济滞后村,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村集体收入薄弱。一无产业二无出路,仅有一条曲折、狭窄的通村水泥路,一到冬天,道路上积雪厚达十几厘米,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和与外界的沟通,人工清理异常艰辛。走访时,这些情况,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近日,穿过蜿蜒崎岖的山路,记者走进了台路沟乡朝阳窑村,整洁的道路两旁,摆着崭新的除雪铲车和带犁犋的拖拉机。“冬天一遇下雪天,村民出行异常艰难,这是市总工会出资10万购买的,把村里基础建设搞好了,解决了村民铲雪难、出行难、耕作难的问题,为村民打通出行的‘生命线’”杨金荣说:“刚来到朝阳窑村,工作队也是一头雾水,挨家挨户地走访、查看整个村的地势地貌……如何尽快帮助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成为工作队亟待解决的问题。3月15日,在市总工会领导赴村调研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合适的产业项目的全力支持下,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决定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援建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和村民拓展增收新途径。”

  去年3月开始,驻村工作队经过实地勘察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在朝阳窑村建设容量为44.88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总投资为13.09万元。随后,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争取县委支持,积极和相关部门协调,多次赴张北供电公司、行政审批局、油篓沟供电所等部门,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衔接。在市总工会帮扶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多方比价,最后确定由河北上晒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光伏电站。

  7月初,光伏电站开建,由于张北施工周期短,工作队牺牲节假日,连续在村坚守,协助施工队安装光伏组件、提供后勤保障;在进行铜质电缆线地埋作业时,克服苦、脏、累的困难,主动挖掘地沟、冒雨填埋光缆线。

  7月底,光伏电站建设顺利完工;同时,经反复沟通,张北供电公司投资12万多元,对该村所有电杆、横档、电线和变压器、GP柜进行了更换。

  10月21日,村级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截至12月底,村级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近6000度。按照分配方案,这些收入将全部用于村民的增收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2.5万多元。

  10个月时间、一年2.5万元收益……这一数字对于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一个“金饭碗”。

  光伏电站的建设,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过去,村民们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植产业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且不稳定。现在,有了光伏电站的支撑,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其他产业,提高生活质量。

  “斗转星移又一年,驻村帮扶勇争先;倾心尽力不敷衍,硕果累累映笑颜。”这是2024年最后一天,驻村工作组长杨金荣写下的一段话。随着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收益的累积、除雪铲车和带犁犋的拖拉机的配置,这个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坚信,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在村党支部的坚强引领下,朝阳窑会迎来新的发展“朝阳”,他们的日子将会越过越好,乡村振兴的前景会越来越美好。记者 孙琳 通讯员 于小功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