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尚义县

尚义县“老年大学堂”235位银龄“毕业生”结业

2025-08-21 11:27:2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8月20日,尚义县第五期“老年大学堂”顺利结课,42位“大学生”从这里毕业,大家共同拍了毕业照,拿到了人生最具特色的一张“毕业证”。这些“大学生”来自尚义县惠民安置区,年初,尚义县在惠民苑社区会议室设立大学堂,针对全县搬迁老人招收学员,每周一天,精心设计8节特色课程和2节交流课,以贴近生活、生动实用的宣传培训为主,到目前共开展了五期,结业人数达到235人。

  提到为什么要开办“老年大学堂”,安置区的社区工作者梁馨雨颇有感触。“安置区内老人居多,文化水平不高,虽然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移风易俗的宣传活动,但是老百姓就是看看热闹、领领传单,真正入心入脑的却没几个。”

  在一次开会讨论中,一句“要是能让这些老人们回学校再学习学习就好了”启发了众人,于是在上级部门的积极协调下有了“老年大学堂”。

  第一批学员招生时,怕大家没兴趣,安置区还想了一个激励政策——凡是报名听课的老人们,在下课后都可以到社区党支部领取一袋馒头。于是大家看在“馒头”的面子上,开始陆续报名参加。之后,由于群众听得起劲、学有收获,即使没有了奖励,到大学堂听课的老人也是满满当当。

  “闺女,大娘不是为了几个馒头,我听了一期课程,真是觉得你们讲得很好,让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岁数大了,听一次也记不住多少,我想多听几遍,多学习学习……”学员黄炳才表达着自己的喜欢。

  为了提升“老年大学堂”实用性、趣味性,让老人们实现“学有所得”。安置区的工作人员针对搬迁群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原搬迁乡镇的文化背景等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最终确定了课程内容,以移风易俗、习惯养成、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老年健康养生为主,搭配县直单位开展的反诈、金融、生态保护等知识,制定授课计划,每期10节课程,邀请不同老师授课。

  在这里,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变成老人们听得懂、看得见的政策宣讲;移风易俗的倡导,成了唠家常的“茶话会”,红白喜事如何办得既体面又节俭?村规民约如何更好地守护共同的家园?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文明的种子落地生根。

  尚义县安置区负责人顾志芳介绍,惠民安置区包含惠民苑、天福苑、恩泽苑、惠泽苑4个社区,接收了来自尚义县南壕堑镇、大青沟镇等12个乡镇的3.4万人口。过去,居民们在农村都有自家小院,没有公共意识,对在公共区域晾晒衣服,在绿化带上种蔬菜的行为习以为常,现在通过“老年大学堂”的宣讲,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知礼懂礼守礼,学员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了。现在几个社区都成立了秧歌队、腰鼓队、舞蹈队、京剧队等各类文艺团体,建立了爱心义剪队、义务维修队、志愿服务队,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老年大学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平台,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载体和强大引擎。在这里,银龄学员们通过学习点亮了自身,也照亮了整个社区,更发挥了模范引领作用,让文明新风吹拂安置区的每个角落。( 李颖 史惠英)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