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尚义县

从察汗淖尔湿地水面扩大近一倍说开来去 张家口市湿地保护体系显成效总面积突破百万亩

2025-08-05 09:59:0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清晨,尚义县察汗淖尔湿地的边缘,薄雾如纱,轻轻覆盖着新扩的水面。此刻,湿地管理中心刚刚完成最新的无人机巡航监测,一组数字宣告着喜人的变化:察汗淖尔湿地水域总面积,已达66.7平方千米。 相比今年初的42.41平方千米,这片曾一度在干旱中沉寂的“草原之肾”,正以一种沉静却坚定的姿态,慢慢舒展开来,水面创下了近二十年来的最广纪录。

  察汗淖尔水面的扩大,并非一场孤立的复苏。在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首都“两区”)建设的蓝图之下,张家口的湿地正经历着一场无声却深刻的嬗变。水面在扩展,生命在回归,守护的力量在凝聚,新的可能亦在绿意中萌发。

  一张延展百万亩的“湿地答卷”

  视线越过察汗淖尔,投向更广阔的湿地版图。在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人员凝视着屏幕上的卫星影像对比图。他的目光停留在主湖旁两个新出现的、颜色略深的蓝色斑块上。“看,这里,还有这里,”他指着屏幕,“是自然形成的新子湖。”这无声的生长,为康巴诺尔——这片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地,带来了新的空间。遗鸥种群数量已从2014年低谷时的约3000只,回升并稳定在如今的8800只左右。子湖的出现,仿佛是大自然为它们默默添置的新居。

  向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的水岸线边,数字印证着改变:公园里能叫上名字的鸟儿,已从169种增加到了191种;水下的植物世界更为热闹,从106种增长到318种——连被认为稀有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也重新在水边安了家。这一切生长的根基,是水质的沉淀与提升:官厅水库的入库水流,如今已稳定地达到国家Ⅲ类标准。这一湖净水,滋养着两岸,也默默流向远方。

  在坝上的其他地方,复苏的痕迹同样清晰可辨。曾经干涸多年的公鸡淖,水面已悄然重现,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闪电河与壶流河的湿地深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那优雅如剪影般的身姿,成为这片土地重焕生机的生动注脚。

  106.92万亩。这是张家口市湿地资源的底色,稳居全省第三。它们不再仅仅是地图上的色块,而是一张由16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8个,数量居全省之首)、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省级重要湿地共同织就的、日益绵密的生命网络。“水面在延展,生物在增多,”市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王树凯,望着远处的绿意,“这些变化,是首都‘两区’建设最扎实的答卷。老百姓推开门窗,看得见水清岸绿,听得见一声声鸟鸣,这份环境的改善,是实实在在的。”

  一场法制与科技的“双驱守护”

  察汗淖尔水面的扩张,康巴诺尔新子湖的形成,官厅水库水质的稳定向好……这些看似自然的变迁背后,是一场浩大的守护行动。它由坚定的决心、精确的规划、持久的投入和点滴的意识汇聚而成。

  在尚义县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吴军告诉记者:“守好湿地,先要摸清家底,再要守住底线。”总水量、地下水储量、可开采的极限……每一个数字他都了熟于心。治理行动以一种坚韧且持久的状态在开展:流域内的6个乡镇,1.1万亩耗水较高的耕地被稳妥地调整用途;114眼用于农业灌溉的机井被有序关停;所有退出的地块被细致地标注在图上,关停的机井逐一断电封存。

  近28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是截至去年底,一笔笔沉甸甸注入全市湿地修复工程的资金。它们最终通过退耕还湿、人工湿地、植被恢复等多种方式沉淀为9.17万亩退化湿地的缓缓苏醒;沉淀为19公里河道的清淤疏通;沉淀为158座界碑、4361个界桩、285公里围栏的默默矗立;沉淀为176公里巡护路、游步道的悄然延伸;沉淀为10个观测站、10座瞭望塔、13处宣教场馆在湿地边落成安家。

  科技的力量,让湿地焕发新生。2019年成立的“京张湿地保护修复科技示范中心”(市级中心及4个县区分中心),像一座智库。“坝上遗鸥繁殖栖息地分布”“引中水修复湖淖示范”“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集成”……这些项目的名称下,是科研人员为湿地的疗愈提供的精准的“处方”。

  法治的保障,则如同深植地下的根系。从国家《湿地保护法》的顶层架构,到省《湿地保护条例》的细致枝叶,再到张家口市具有开创意义的《张家口市官厅水库湿地保护条例》(全省首部专门湿地保护地方法规),以及沽源县等地出台的管理细则,还有8个国家湿地公园各自制定的园内规章……一步步法律法规为湿地构筑起稳固的基础。尚义县探索的“双组长”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共同负责),以及与毗邻的内蒙古商都县达成的默契协作,签署的系列协议,让跨区域的守护自然贯通。

  守护的力量,最终沉淀在人心深处。 走进闪电河湿地公园观鸟园,能看到一群孩子在屏幕前看候鸟飞翔的画面。我市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对广大群众、学生等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并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对湿地保护、湿地建设等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使公众湿地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里的宣教场馆,成为人们了解自然的窗口。“早些年?觉得那是片荒滩子,没啥用处。”一位在湿地旁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如今常坐在水边看鸟,“现在懂了,离不得它。瞧见有不对付的事,邻里也会说一声。”数据显示,公众主动报告的违规行为在逐步减少,“守护湿地”的意识在人们心中不断生长。

  一条惠泽乡梓的“湿地+”产业链

  湿地生态的逐步向好,正将生态的滋养转化为惠泽一方的发展动力,催生着“湿地+”新模式。

  在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观光、科普研习、水上游览……多种形式在这里交融。怀来著名的葡萄园,借着湿地生态整体提升的“东风”,将品酒与观景结合,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体验之路,实现了“湿地+农业”的巧妙融合:

  察汗淖尔水域的扩展,也让尚义县看到了新生的契机。2025年,作为此地生态修复的关键节点,该县将“绿色产业”列入了发展的视野。规划中的生态步道、观景平台,旨在让人能更亲近这片水域;本地特有的农畜产品,也在酝酿着赋予“生态”的标签。“预计今年能迎来几万的访客,为乡亲们带来更多在家门口的新活计。”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语气带着务实的期待。

  沽源县依托闪电河等湿地资源,尝试着“湿地康养”的路径;闪电河、壶流河湿地新发现的丹顶鹤身影,成了吸引人们静心寻觅的风景;全市湿地宣教场馆里,每年超过两万名学生走过、看过、学过……湿地相关的产业,已在张家口的文旅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惠及周边众多的家园。

  察汗淖尔水面的延展,不只是一个数字的增长。它是康巴诺尔遗鸥羽翼下新增的空间,是官厅水库黑鹳安然栖息的倒影,是闪电河丹顶鹤悠然踱步的河滩,也是湿地边村民望向水面时,眼中那份希冀和满足。人与自然的故事,就在这静水深流之中,低回婉转,生生不息。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史惠英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