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康保县

屯垦镇发展蔬果种植丰盈农户“钱袋子”

2025-09-05 09:40:4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蔬”写振兴  “果”然精彩     

   近年来,康保县屯垦镇立足冷凉气候、土壤肥沃等资源禀赋,以发展蔬果种植为突破口,通过培育特色品种、优化种植模式、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如今,大棚里的“增收果”和田间的“致富菜”持续释放效益,不仅成为农民增收“钱袋子”,更成为乡村发展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农业振兴之路。

  在四棚村生态采摘园,18座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布。走进棚内,清甜果香扑鼻而来,网纹甜瓜纹路均匀,哈密瓜色泽金黄,小黄瓜翠绿脆嫩,金珠柿缀满枝头如串串小红灯笼。这些特色蔬果不仅俏销本地市场,更吸引县城及周边市民专程观光采摘。“自7月初进入采摘期以来,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周末高峰期日均接待近百人。”采摘园工作人员介绍。

  为做强生态采摘品牌,该采摘园在品种筛选与种植管理上层层把关。一方面引进“蜜宝”甜瓜、“玉女”小黄瓜等10余个优质品种,另一方面全程实施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通过有机肥培肥土壤、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保障果蔬品质与口感。采摘园还带动20余名本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负责果蔬管护、游客接待等工作,人均月收入达3600元,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距四棚村不远处的边家营村,百亩菜花基地迎来丰收。青绿色的菜花在田间连片铺开,几十名务工人员穿梭其间,熟练收割、装筐,再由运输车送往地头分拣点。“康保冷凉气候特别适合菜花生长,昼夜温差大让菜花口感清甜、纤维少,加上土壤无污染,品质在市场很有竞争力。”种植户说。今年基地流转200余亩农户土地种菜花,亩产超5000斤,已接到北京、山东等地客商及周边超市、冷库直供订单,收购价稳定在每斤2.1元,经济效益可观。 

  据了解,为保障菜花稳产稳收,当地邀请农技专家定期下乡,手把手教农户掌握合理密植、科学水肥调控等技术;针对夏季多雨天气,及时指导疏通田间排水沟,有效防范涝害。今年以来,菜花种植产业已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短期灵活就业,人均务工收入超8000元。

  六棚村1500亩贝贝南瓜种植基地,是屯垦镇探索耐旱作物种植的成功范例。过去,当地因水资源短缺,高耗水作物种植受限。今年年初,康保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深入调研,结合沙质透气土壤特性,选定耐旱、耐储存、市场需求大的贝贝南瓜为主打作物。工作组引入滴灌节水系统,邀请农技专家开展3场专题培训,指导农户调试设备、精准控肥控水。同时推广垄覆膜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形成“滴灌+覆膜”双重保墒模式。目前,贝贝南瓜成熟,农户们挎筐穿梭田埂,有序采摘、分拣、装袋,满脸丰收喜悦。据了解,村里的贝贝南瓜全部订单外销,亩收益约4000元,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东井子村的设施农业,同样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该村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建成108座春秋棚,主要种植架豆、草莓番茄等蔬菜,既注重“错峰上市”抢占市场,又保障“本地供应”满足周边需求。

  今年夏季,东井子村大棚种植的草莓番茄丰收,果实色泽鲜亮、酸甜适口,深受市场青睐。“我把家里15亩地流转给合作社,平时在大棚打工,每月挣3000元,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村民韩春明笑着说。该村大棚产业已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增收超5万元。

  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屯垦镇将持续加大设施蔬果产业扶持力度,致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续动力。(朱晨晖 通讯员 刘雅轩 李建丽)

编辑:苏颖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