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经济开发区

经开区惠文街排水管网改造现场直击

2025-09-01 11:03:4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30天“微创手术”打通城市“血管”

  连日来,我市主城区排水主干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经开区惠文街段正在火速施工。这场为期30天的“地下手术”,将为305米长的雨水管网“扩容升级”,解决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逢雨易涝”难题。但因道路开挖,施工也对居民商户生活出行带来诸多不便。8月25日,记者走访现场,看看相关部门如何平衡“民生工程”与“生活便利”。

  现场直击:

  “老管道扛不住暴雨,改造是盼了多年的好事”

  “轰隆隆——”上午10点,惠文街南侧的施工围挡内,10余名工人正配合机械开挖沟槽。记者注意到,旧雨水管道埋深约2米,管壁锈蚀明显。“这条600毫米管径的管道用了十几年,上游雨水常‘堵’在这儿。”正在现场施工的陈师傅说。

  围挡外,居民王月娥驻足感叹:“一下雨,积水能没过小腿,出行安全隐患大,早就盼着修了!”

  近年来,每遇短时强降雨天气,这里常会因排水不畅形成积水,井盖顶起、路面积水倒灌等隐患突出,周边居民出行受到极大影响。

  工程揭秘:

  “毛细血管”焕新,30天啃下“硬骨头”

  为了根治“逢雨易涝”这一群众烦心事儿,8月10日起,施工方张家口绿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惠文街实施排水管网改造,将原600毫米管道更换为800毫米大口径管道,全长305米,工期30天。目前工程已过半,已完成管道铺装150米,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预计9月10日完工通车。该项目负责人王立剑介绍,改造后可有效提升过水能力,减少路面积水及冲顶井盖现象,从源头解决路面积水顽疾,提升雨天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小管道’关系‘大民生’。”经开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樊晖表示,为争取居民及商户的理解,经开城管执法局联合施工方与沈家屯镇惠文社区一同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明白纸”,解释“为啥要换管道”“改造后有啥好处”等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求施工方加快工程速度,加强夜间施工管理,尽快还路于民,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百姓心声:

  “施工虽有不便,但为了长远我们支持!”

  施工难免影响生活——围挡导致车辆绕行;挖掘机噪音让商户调高喇叭的音量……但记者走访发现,周边居民和商户大多都表示理解。

  “动工就会有声音,出行也多少影响,但政府这是给咱办好事,咱必须支持!”住在施工路段对面清园商住小区住户李秀荣说:“管道修好了,再也不怕下雨积水了,咱们出来进去的也放心了,也安全了!”

  对于是否影响商户生意?周边时代眼镜店老板徐奇坦言:“有点影响,但影响不大。想到以后下雨不用再‘看海’,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

  “施工噪音是有点吵,但前几天下雨,见工人冒雨赶工,我们看着也十分感动。”住在附近的李奶奶说。“换位思考,他们为了城市付出,我们更应该理解支持。”

  暖心举措:

  多管齐下,将“扰民”影响降到最低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的影响,施工方和城管部门打出“组合拳”。为科学规划施工时序,采用“分段施工、错峰推进”模式,优先完成交通主干道及居民区周边路段,缩短单一路段施工周期。优化交通疏导,通过地图APP、交通广播提前发布绕行路线,增设临时标识与公交站点,并通过短信、公众号告知市民。

  此外,还强化环境管控,严格落实扬尘噪音防控标准,使用全封闭围挡、喷淋降尘设备,夜间禁止高噪音作业,及时清运废料避免占道。

  “我们不是‘一围了之’,而是要把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经开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建设的每一步都要落脚在民生温度上——既要打通地下“血管”保障城市安全,更要守护好群众眼前的“烟火日常”,让发展成果更有“质感”,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王 松)

 

  记者手记:

  双向奔赴,共筑城市温暖!

  王 松

  站在惠文街的施工围挡外,忽然明白:城市更新的每一步,从来都不是“单向输出”,而是一场职能部门与百姓的双向奔赴。

  职能部门要“作为”,更要“善为”。职能部门没有将工程视为“任务清单”,而是以“责任田”的自觉主动作为——科学规划“分段错峰”、优化交通疏导、严控扬尘噪音,严管夜间施工、发放“明白纸”,并承诺“尽快还路于民”,想方设法将施工对市民生活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了守好群众“脚下安全”,他们把民生温度刻进工程细节里。这份“作为”,不是简单的“我干我的,你忍你的”,而是“我干的同时,时刻想着你怎么更方便”。

  百姓则以朴素共情回应这份担当——他们理解施工的“声响与绕路”,知晓“是为长久的安心”;他们看见工人冒雨赶工而心生感动,用“必须支持”传递信任;他们理解修路带来的短期“阵痛”,是为了未来的“更好”。这种理解不是“被迫妥协”,而是“双向信任”。

  城市治理从不是“独角戏”。当职能部门把“民生优先”写进工序,当百姓将“城市主人”刻入理解,这场双向奔赴便汇聚成温暖力量:地下管网畅通了,城市“里子”更扎实;干群关系紧密了,城市“温度”更浓郁。惠文街的30天,不仅是“微创手术”,更是“民心工程”,它让我们看见,当“要我做”变为“一起做”,每一步都会走得更稳、更暖。

编辑:苏颖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