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赤城县

产业兴村促增收

2025-07-16 09:43:32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走进赤城县龙门所镇东李家窑村,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在露天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碌着收割生菜、小甘蓝等。

  蔬菜种植是东李家窑村近年来打造的主导产业。2019年,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驻东李家窑村工作队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利用多方争取资金300万元,建成66个春秋棚8个暖棚。2020年,大棚正式投入运营,种植高品质生菜等,产品采用冷藏车冷链运输,销往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

  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驻东李家窑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淳介绍说,省特检院从2016年起包联东李家窑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打造特色产业,他们进行了充分调研。如今,村子美了起来,蔬菜产业每年也可为村集体增加大概8万多块钱收入。“最重要的是创造了就业机会。特别是每年4月到10月底集中用工期间,村里乃至周边村一些闲置劳动力也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村民李彦从2月28号起,养苗、栽苗、锄地、打药、砍菜,一直在大棚基地内打工。当前集中收菜农忙时期,他们半天能挣到200元工钱,农闲时在大棚打工一天也能挣120元。于他个人来说,他大概估算下,干到10月,最少能挣大概2万多。目前,东李家窑村共种植蔬菜1100亩,农忙时务工人员一天可达五六十人,甚至带动了镇上饭馆的订餐业务,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东李家窑村党支部书记李海告诉记者,产业兴旺不仅富了百姓,也让村集体有了“底气”。集体收入每年都有用于暖棚维修、道路设施、水电费,刨去一部分,还能给没有公益岗的村民一年带来几百块钱分红钱。关于今后的工作计划,他们和工作队也达成了一致:继续扩大规模,形成集群效应。“村里现在老人越来越多,劳动力越来越少,我们想看能不能搞农机站,搞一些现代化的机器,提高劳作的能力,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持续巩固稳定增加收入。”孙淳如是说。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范云柯 陈少云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