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张垣人物

范德智:范德智和他的“架豆梦”

2025-11-06 10:09:0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今年是范德智当选赤城县高栅子村“领头人”的第十年。

  十年来,他带领村民们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兴建大棚,推广架豆种植,村庄的整体面貌实现了质与量的飞跃,也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2000余元变成了如今的2.2万余元。

  高栅子村所处的大海陀乡与北京延庆交界,海拔1314米,属于高寒地区。长期以来,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部分村民种植架豆。但由于露天种植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多,加上自然气候影响,收入很不稳定。

  范德智是土生土长的高栅子村人。说起村中往事,他不自觉皱起了眉头:“那会儿的露天架豆极易患上炭疽病,不仅影响产量,长出来的架豆纤维粗、口感差。年轻人在村里也看不见希望,纷纷外出打工。”2015年,范德智49岁。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年,他回到村里,便下定决心留下来,带着乡亲们致富。

  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在2018年,高栅子村迎来了农业农村部驻村工作组。在一次座谈会上,范德智将村子面临的困境说了出来。经过实地调研评估,工作组认为,高栅子村很适合推广大棚架豆种植。在范德智与时任高栅子村第一书记陈锋胜的努力争取下,农业农村部投资26万元,建起了高栅子村架豆种植实验基地。“实验基地共有10座大棚,每座占八分地。通过科学种植,当年9月收获的架豆色泽嫩绿、口感极好,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欢迎。”范德智说,“最后一算账,每个大棚增收1.5万元,大家看到了希望。”

  2019年,高栅子村争取到国家扶贫补助资金240万元,村民自筹120万元,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新建架豆大棚157座。2020至2021年,高栅子村又实施“高栅子设施架豆园区建设”项目,园区大棚总数达到187座。2021年,园区年纯收入达到327万元。

  大棚架豆品质高、行情好,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奔头,极大调动了高栅子村村民发展设施架豆产业的积极性。“今年,村里架豆大棚数量已经变成了270座。每座大棚能产架豆约1500公斤。每公斤架豆能卖10至12元……”在高栅子村村委会,范德智笑着算起了今年的账。他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高栅子架豆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客商将我们的架豆运往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以及河北省其他地市,由于品质优良,至今没出现过滞销现象。”

  “我今年已经59岁了,我觉得我是老当益壮,还能带着村民们再冲一冲。”范德智说,高栅子村共有耕地1975亩,除去山地,适合建设大棚的尚有近千亩,“下一步,我们计划逐步实现大棚种植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争取让村民们的年收入突破3万元。”(左文婷 杨静 王怡宁)

编辑:李雅雯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