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智慧”种草的秘密

2025-11-12 10:41:49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

  11月6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安宁渠镇的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里,尽管多年生的牧草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但依然绽放着生命的活力。这些顽强且高产的苜蓿草,正是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

  作为牧草之王,苜蓿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它属于豆科异花授粉植物,授粉昆虫不足会导致苜蓿授粉率低,限制了苜蓿种子的产量。

  “想要种好草,必须有好种。”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唐勇说,为了选出适合的品种,示范基地共引进了61个饲草料品种,其中苜蓿品种就有12个。这些品种,既有耐践踏放牧型,也有耐寒高产型。科研工作者还研发出苜蓿促开花授粉机来解决苜蓿授粉率低的问题,实现了苜蓿种子产量的稳定增加。

  种子找到了家,接下来就是怎么茁壮成长的问题。为此,科研工作者们没少下功夫。地上牧草丛生,地下别有洞天。记者顺着阶梯来到了示范田地下的蒸渗仪观测室,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观测到土壤中水分的蒸散量,参考这些数据便可以精准计算出地表植物需要的灌溉量。

  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试验站里历史悠久的土壤样品库。早在1989年,这里就开始了定位施肥试验。样品库中摆放着近3000份灰漠土试验标本,科研工作者们通过长期研究总结出草田轮作模式。

  “就像人们穿衣服一样,每天穿同一件衣服会失去新鲜感。”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杨金钰介绍,土壤常年连作同一种植物,不仅会滋生病菌,也会让肥力流失。采取轮作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培肥地力。

  在杨金钰眼中,这些牧草不只是饲料,更是土壤的“医生”。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改良土壤,让贫瘠的土地焕发活力。紫花苜蓿与其他作物轮作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能增加30%,相当于每亩少施2公斤氮肥;田菁的根系能分泌有机酸,可降低土壤盐分;冬小麦收获后轮作籽粒苋,既能解决秋闲田地表裸露问题,还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矿化等问题。

  就这样,通过因地制宜开展草田轮作模式后,土地产草能力和土壤质量均得到了改善与提高。

  11月是备草越冬的时节,如何快速高效地收割储存这些优质的牧草?答案就藏在新研发的青贮裹包机里。只见它将收割的牧草“吞入”后将其均匀压缩,然后自动卷成紧实的裹包,1小时就能完成25个重量为550公斤的裹包。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饲草加工机械与智慧设备岗位专家帕合尔鼎·阿布来提介绍,这个大块头主要适用于青贮玉米、苜蓿等多种饲草料的加工处理,可有效提升青贮裹包密度,优化裹包均匀性,改善青贮发酵后的品质与长期保存效果。目前它的整机国产化率已超95%,大大节省了购机成本。

  从田间地头的牧草株苗,到实验室里的土壤样本,再到智能化机械装备,每一处都充满智慧,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兴农的脉动。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