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烟波浩渺处 “忧乐”谱新篇(文化中国行·唐诗宋词里的古建筑)

2025-10-06 08:29:32  来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朝诗人杜甫的千古名句,定格了洞庭湖的浩渺,也道出岳阳楼的雄伟。

  一次“约稿”,让岳阳楼的名字更深地刻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北宋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主持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记。

  这便是《岳阳楼记》,它让这座建筑超越了时空。千百年来,人们登楼临风,依然能感受其中意蕴。

  岳阳楼初为三国时鲁肃所建的“阅军楼”。唐开元年间,名相张说扩建,并常与文人登楼赋诗;诗仙李白登临岳阳楼,也曾留下“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的名句。

  岳阳楼距今最近的落架大修,是在1982年至1984年。当年刚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岳阳市文物管理所的龚延武是亲历者。

  何为“落架”?“就是将整栋楼拆解分类,保存完好的拆件继续留用,朽坏的就换新。”龚延武说。

  楼基上的4根“金柱”,当时几乎被白蚁蛀空。工作人员先做好白蚁防治措施,再注入树脂和石英粉的混合物,使之更加坚固。

  岳阳楼拆下的4.2万多个木构件,最终保留使用20500余件,整修20400余件,复制的仅有1820件。龚延武说:“如今人们看到的琉璃宝顶和龙凤脊饰,传自清代;花岗柱石,则源自宋朝。”

  从多次保养性修缮与维修加固,到启动配套工程建设,岳阳楼在精心呵护中延续着千年文脉。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楼中楹联,耐人寻味。其中“两字关情”何解?记者在岳阳楼景区采访,不少人脱口而出——“忧乐”。

  三闾大夫屈原有忧乐——在放逐中,仍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沉忧愤。

  杜甫有忧乐——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时,仍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家国忧思。

  范仲淹有忧乐——在人生逆境中,仍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

  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何长工,牺牲在防汛一线的基层干部李东……古往今来,岳阳的土地上,对“忧乐”的诠释未曾止息。

  现在,岳阳楼的“忧乐”二字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华灯初上,《今上岳阳楼》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一场夜游渐入佳境。

  山西学生王子栋提灯夜游,洞庭夜色在光影间流淌。当“范仲淹”登上岳阳楼,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时,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历史的深邃与文明的博大,就在我身边。”王子栋说。

  2023年,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定为“岳阳楼日”。

  守护好一江碧水,正是“忧乐”二字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之一。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曾让岳阳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之“忧”。取缔非法砂石码头,整治长江岸线,修复湿地生态……如今,“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和“江豚的微笑”,正成为岳阳文旅之“乐”的新名片。


编辑:李博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