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记者手记丨意大利月光下的中国味道

2025-10-05 21:59:09  来源:

新华社罗马10月5日电 记者手记|意大利月光下的中国味道

  新华社记者高婧妍 张馨文

  意大利米兰初秋的夜晚,月色洒在城市的屋顶与石板路上。在静谧的布雷拉街区,一块亮着中文的霓虹灯招牌格外醒目。招牌下是一家四川热卤店面。推门而入,热卤伴着葡萄酒的香气扑面而来……

  不大的店面里,来自不同国家的顾客围坐一起,店主曾小棠和王浩然正在为他们分发中秋月饼。

  意大利客人好奇地发问:“为什么要吃月饼?”店主笑着解释:“这是我们过中秋节的传统。圆形的月饼象征着团圆,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最温暖的节日记忆。”

  明月何曾是两乡。月亮的浪漫寓意,就这样跨越山海,在万里之遥的米兰,撒入了友人的心中。

  美食的力量往往超出想象。如今,在意大利街头,人们可以看到西安肉夹馍、重庆火锅、云南米线……越来越多的中餐馆,正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把中国的味道和故事带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美食不仅带来了味觉的愉悦,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不少顾客会在品味一道菜时追问其来历,每当这时,曾小棠和王浩然就会详细介绍这道菜的产地以及背后的故事。热卤店的常客卡泰丽娜·切科尼告诉记者,她以前总觉得中国很遥远,但因常来吃这家四川卤味,渐渐地,中国让她感到很熟悉。

  在罗马经营一家肉夹馍店的胡陈强告诉记者,开业六年来,他常在当地顾客咬下第一口肉夹馍时,指着墙上那张兵马俑的照片,告诉他们这道食物与西安的渊源,“这样他们记住的就不只是一个馍,更是一个国家、一种文化”。

  “对我来说,中餐不只是吃饭,而是一种了解中国的方式。”肉夹馍店的顾客弗兰切丝卡·法蒂卡这样与记者分享对中餐的理解。顾客西蒙娜·巴尔蒂埃说,她每次来就餐时都忍不住仔细阅读墙上有关中国的介绍,“中餐好似一个切入口,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

  一顿饭的意义,有时远超一餐的温饱。一块月饼、一个肉夹馍、一杯葡萄酒配卤味……中国人与意大利人分享的,美味之外更有好奇、理解与信任。

  中秋夜色里,月亮高悬,香气四溢。有人第一次品尝月饼,有人静静聆听着店主的介绍,感受着来自中国的文化与习俗,有人讲述家乡的故事,也有人在异国他乡找到久违的共鸣……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在意大利的月光下,这句话有了新注解:以食为媒,美食可以成为与世界“团圆”的桥梁。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