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奏响绿色高质量发展动人旋律

2025-09-16 22:02:42  来源:光明日报

新疆2024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两山”理念的种子在广袤新疆生根发芽、茁壮生长,山川江河面貌一新。

传统产业向绿向新

从1952年第一炉铁水奔涌而出,到如今全球首座工业级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树立低碳冶炼新标杆,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钢”)为乌鲁木齐乃至全疆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1年,八钢在王震将军带领下创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地方钢铁厂,实现了新疆现代钢铁工业“零的突破”。

“那时候炼钢很辛苦,父亲下班时往往满脸煤灰,只能看见牙齿和眼白。”作为“钢二代”的八钢老职工张爱年回忆起那段岁月,不禁感慨:“我们在炉前干活,白衬衣中午就黑了。因此,很少会选择穿白色衣服——我们年轻时都这样。”

父子两代人,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一座“钢铁巨人”的崛起。不过,如今的八钢,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中央调度中心的巨屏上,数据实时跳动;远离高温粉尘的控制室,工人通过远程操控,即可指挥整个连续生产流程;在高炉区,机器人正执行无人化巡检……

“这座污水处理厂不仅能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净化至‘绿化标准’,还能将其进一步深度处理至饮用水级别。”八钢能源环保部部长肖勇介绍,前些年,八钢率先投资建成“西域源”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污水量可达6万立方米;每年冬季,八钢还通过中水回用管道,将生活区的中水消纳60万立方米。

如今,八钢不仅实现废水零排放,还全面推进废气“超低排”、固废“厂内消化”,所有钢材产品都获得了“低碳排放钢”认证,走在行业前列。展望“十五五”时期,八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宇城表示,八钢将继续走好绿色智慧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绿色钢铁企业。

从“肩扛手抬”到“一键操控”,八钢的蝶变,是新疆传统产业向绿向新的生动缩影。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走进吐鲁番粤新绿色(新疆)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风叶生产车间,只见百米长的碳纤维材料在智能机械臂操控下精准铺叠,经真空灌注、高温固化等工序后,巨型风电叶片渐次成型。

近年来,吐鲁番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目前已建成并网新能源规模达904.47万千瓦,风电产业链初步实现了关键零部件本地化制造。

放眼天山南北,绿色发展处处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在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天山换流站,光伏、风能等交流电变为直流电,通过这条电力“高速公路”输送到河南郑州等中东部地区。

天山换流站站长寻传宝介绍,工程建成投运11年来,累计外送电量超4300亿千瓦时。按照一个普通家庭年用电量2500千瓦时测算,这些电可满足1.72亿户家庭1年以上生活用电。

近年来,多条“疆电外送”通道源源不断地把电量从新疆输送到其他省区,实现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有力促进了新疆资源优势转化。

在哈密,大电网不断延伸,截至“十四五”末期,哈密形成“两交两直”外送格局,建成2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3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电力装机规模将达52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4000万千瓦以上,成为全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地级市。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吐鲁番新城西门村,74家商铺沿街铺开,12家民宿有序经营。得益于近年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各族民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阿娜尔小院,记者见到了老板帕丽旦·热西提。她自豪地告诉记者,“梳洗打扮”一番后的小院越来越漂亮,还建成餐厅和民宿,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吐鲁番通过全域统筹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残垣断壁整治、村庄绿化美化、杂乱线缆整治“六大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而这,只是全疆的一个缩影。截至2024年年底,全疆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63%、33%、90%。

在哈密,通过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修复、口袋公园建设等工程,全市绿地总面积达261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7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6.98%。市民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一处休闲健身的绿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从愿景变成日常生活。仅2025年,哈密就建成27个口袋公园,为城市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老城区、街头巷尾都充满了绿意生机。

环境美,生态优,百姓富……听,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动人旋律正在新疆大地奏响,各族民众正齐心协力共护美好家园!


编辑:吴明富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