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武殿森 梁涛 孙慧军等
9月8日,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张家口分会场在怀来县拉开帷幕。作为大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6届怀来葡萄酒节暨葡萄酒嘉年华活动同步在世界葡萄酒之窗启幕。
活动以“葡园时光,萄你喜欢”采摘节、“杯光与摇滚”音乐节、紫色会客厅、葡萄酒盲品大赛及“微醺品鉴,醉美怀来”展销等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观摩+推介+展示+销售” 四位一体模式,生动展现着怀来葡萄酒“种植—酿造—文旅”全链条发展成果,也让这座坐落于北纬40度葡萄黄金种植带东段、长城脚下与官厅湖畔的“葡萄(酒)之乡”,再次吸引了行业与大众的目光。
1200多年的葡萄种植史、干型葡萄酒诞生史,让怀来一度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摇篮”,孕育出新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第一瓶传统法起泡酒等多个“第一”。近年来,怀来正经历着一场“紫色产业”的转型之战,正以企业为笔、创新为墨,书写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突围样本。
硬核实力:“多重优势”筑起核心竞争力
走进怀来,葡萄酒产业的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态势扑面而来。作为中国葡萄酒之乡,怀来拥有无可复制的产区优势。
从风土条件来看,怀来地处北纬40度葡萄黄金种植带、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二三阶梯分界线“三线交汇”处,独特的地理坐标造就了适宜葡萄生长的绝佳环境:雨热同期保障葡萄生长所需水分与热量,15-20℃的昼夜温差利于糖分与风味物质积累,年均超3000小时的日照让葡萄充分成熟,沙质土壤则兼具透气与保肥特性。
区位与交通优势,为怀来葡萄酒产业发展插上“翅膀”。作为紧邻北京的“后花园”,怀来融入首都半小时都市圈,面向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这里是连接京津与晋蒙的交通枢纽,怀来站、东花园站两个高铁站让19分钟直达北京成为现实,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则打通了产品运输的“快车道”。
文化底蕴,更让怀来葡萄酒产业底气十足。这片土地承载着1200余年葡萄种植史、干型葡萄酒诞生史,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第一瓶传统法起泡酒、第一支马瑟兰干红葡萄酒。41座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庄依山傍水,长城桑干酒庄的“国宴级”品质、中法庄园的精致典雅、利世G9酒庄的湿地景观,形成“一庄一景”的特色格局,为葡萄酒与文旅、研学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载体。
四十余载深耕积淀,怀来葡萄酒产业已铸就亮眼“成绩单”——300余款产品、12万吨年产能,“长城”“桑干”“中法庄园”“迦南酒业·诗百篇”等80余个知名品牌闪耀国内外,1000余项权威奖项彰显品质硬实力。
先天风土、区位交通、深厚文化等“多重优势”,共同构筑起怀来葡萄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其在产业转型浪潮中稳步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破局样本:从“跟风模仿”到“特色突围”
尽管怀来葡萄酒产业有着深厚的积累,但近年来,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也面临着消费市场转变、价格认知差异等一系列“考题”需要破解。一批企业跳出“模仿法国葡萄酒”的惯性思维,以差异化策略撕开市场缺口。
9月11日,怀来县怀谷庄园的酿造车间内,一瓶贴有专属标识的风干五星干红葡萄酒历经五年打磨,完成灌装贴标,正式宣告下线。
“企业要生存,必须做‘别人没有的酒’”。2019年,怀谷庄园创始人、首席酿酒师曹蔼带领团队开始研发“风干葡萄酒”,这是一种采用“半葡萄干酿造”工艺的特色酒款——葡萄果实经自然风干后发酵,最终呈现出“颜色更深、口感更厚重、余味更回甘”的独特风格。曹蔼解释:“法国酒追求优雅细腻,但普通消费者对‘浓郁饱满’的口感更敏感,我们就是要用直观的风味差异,让消费者记住怀谷。”
为了强化特色,怀谷庄园还将自身定位为“酿酒师的酒庄”,突出曹蔼作为国家级评委、一级酿酒师的专业背景,并将品牌理念升级为“两棵树一瓶酒”。“‘两棵树’更有画面感,也传递出‘双倍用心’的意思。”曹蔼说,“五星风干葡萄酒”,通过五个葡萄品种的混酿,在一瓶酒中融合多元风味,精准瞄准中等收入群体——这个价格比一线品牌低,具备性价比,可以在“大众”与“高端”之间找到缝隙市场。
与怀谷庄园深耕本地不同,迦南酒业则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中国葡萄酒品质不输国外,缺的是让世界看见的机会。”迦南酒业运营中心负责人董清波表示,2024年企业加大海外推广力度,产品已进入日本、英国、新加坡、瑞典等国家,下一步将进军美国。为了打开市场,迦南采用“赛事+品鉴”双线策略:一方面参加国际葡萄酒赛事,用奖项证明品质;另一方面在目标市场举办专场品鉴会,邀请当地KOL和经销商现场品鉴。“英国、新加坡的消费者对不同产区的葡萄酒接受度高,只要让他们尝到怀来的风土,就有机会打破‘法国酒等于好葡萄酒’的固有认知。”作为2024年唯一上榜百大“世界最佳葡萄园”的中国酒庄,这一声誉,也为酒庄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在产品布局上,迦南酒业还践行“精品与大众两条腿走路”。精品酒主打商务、外交场景,入驻全国各大米其林黑珍珠餐厅;大众款则聚焦年轻群体,使用艺术酒标,同步推出更受年轻人喜欢的甜白葡萄酒。“先让年轻人‘敢喝、爱喝’”,再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酒款,慢慢培养消费习惯。”董清波说,酒庄还联合高校开展葡萄酒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法定饮酒年龄喝的第一口葡萄酒是中国酒,就是在为未来铺路”。同时也开放了酒庄参观品鉴活动,让更多的爱好者、消费者能够进入到酒庄,切实了解葡萄酒生产的过程以及迦南酒业的管理规范,提升大家对于品牌和品质的认可度。
生态重构:打出政策文旅科技“组合拳”
企业的单打独斗难以支撑产业突围,怀来县正通过政策引导、三产融合与科技创新,为葡萄酒产业搭建“生存生态”。
近年来,怀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怀来出台《关于加快全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15条》,加大了对葡萄酒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葡萄园的建设、葡萄酒酿造技术的研发以及品牌推广。
文旅融合则为葡萄酒产业开辟了“第二战场”。当地连续举办“葡萄及葡萄酒节”,建成世界葡萄酒之窗博物馆、万亩葡萄生态体验园,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品酒”的四季旅游线路。桑干等酒庄还开发了“葡萄酒研学”,每年接待数千名中小学生;迦南酒业每年9月的“诗百篇微醺音乐节”吸引数百位热爱生活方式的朋友从北京前往感受音乐与美酒碰撞出的火花。
科技创新则为产业注入“长效动力”。怀来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院校合作,建成河北省唯一的葡萄种质资源库,收集了国内外葡萄品种532个,示范推广阳光玫瑰、玉波二号、红阳玫瑰等23个优良品种,带动了我市其他县区和保定、承德、秦皇岛以及北京延庆等地葡萄产业发展。在酿造端,企业加速设备升级。“过去靠经验酿酒,现在通过数据精准控制温度、湿度,酒的品质稳定性提高了20%。”一家酒庄的酿酒师展示着新上线的“智慧酿造系统”。针对“埋土防寒”高成本的痛点,科研团队还在尝试多种措施,解决这一难题从而降低种植成本。
产业观察:点亮葡萄酒业“转型灯塔”
怀来葡萄酒产业的转型实践,如今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走进怀来的酒庄、葡萄园,听从业者讲述突围故事,不难发现,这场“紫色战役”的背后,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破局的共性逻辑。
“差异化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在怀谷庄园的品鉴室里,曹蔼指着货架上的风干葡萄酒说。这款酒如今在本地餐饮渠道的铺货率已达40%,复购率超过50%。
在迦南酒业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打包发往国外的葡萄酒。
瑞云酒庄拥有多个多功能画廊、博物馆、展厅及酒庄餐厅、民宿等。不定期举办画展、音乐会、田园观光等活动,致力于田园文化与葡萄酒文化的发展和宣传,打造集农耕体验、文艺创作等为一体的文化社区。
马丁酒庄配备游客旅游接待中心,可预约接待葡萄酒爱好者住宿、参观、品酒、培训、会议等活动,大力发展酒庄旅游产业。
……
怀来这些企业的实践,用一系列扎根本土、差异化的实践,打破了行业的同质化困局,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对抗进口酒冲击、走出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鲜活样本。
如今,怀来正通过各种方式,让葡萄酒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针对葡萄酒在消费者认知中“高端、价贵”的标签,怀来县葡萄酒局研究所主任柯忻表示,产区企业正主动出击,通过一系列积极举措打破价格认知壁垒,推动葡萄酒走向大众市场。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一款来源可靠,品牌可信,入口愉悦的葡萄酒才是可以走上老百姓餐桌的葡萄酒,所以怀来产区的企业更多的时间花在提升品质、打磨技术、积累信任上。”怀来县葡萄酒局葡萄产业推广中心主任崔钰说。
未来图景: 向“世界级产区”加速奔跑
金秋九月,怀来的葡萄园中,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酒庄里,酿酒师们正在监控发酵罐的温度,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的甜香。这座“葡萄(酒)之乡”,正向着“世界级葡萄酒产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品牌升级的“组合拳”已全面打响。怀来正着力打造“四级品牌体系”:以“怀来葡萄酒”为公共品牌,统一对外宣传;以“怀来产区”突出风土差异;以长城、怀谷、迦南等为企业品牌,培育龙头标杆;以风干葡萄酒、马瑟兰葡萄酒为酒种品牌,打造“明星产品”。
“未来,我们的工作将围绕‘打品牌、促销售、强技术’展开。举办‘紫色会客厅’‘葡萄文化节’等活动,讲好‘怀来葡萄酒’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好葡萄酒,中国有怀来’。”崔钰说。
“跨圈破界”成为另一大发力点。怀来曾在崇礼太舞小镇举办高端品鉴会,向企业家、滑雪爱好者等群体推荐产区精品酒;同时,在怀来本地开展“微醺品鉴・醉美怀来”展销活动,推出几十元一瓶的“节日特价甜酒”,吸引普通市民购买。通过“高端活动树品牌、大众活动促销量”的组合拳,怀来葡萄酒正逐步渗透不同消费圈层。
渠道端的变革则更为直接。过去,怀来酒庄依赖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拓客,但近年来展会规模缩水、人流减少,效果大不如前。对此,当地转而聚焦“精准引流”:组织企业参与北京“菜篮子工程”产销对接会、京津冀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直接对接商超、餐饮企业和经销商。
国际市场的“大门”正加速打开。对于“出海”这一充满机遇的发展方向,怀来企业正以稳健布局的积极姿态主动探索。目前,怀来部分企业已率先迈出步伐,产品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凭借适配当地口味的特色酒款积累了初步口碑与渠道资源;与此同时,众多民营企业也纷纷启动海外市场调研,围绕目标区域的消费偏好、政策法规、分销体系等关键要素开展系统性研究,为出海做好充分准备。
产业融合的“蛋糕”将越做越大。依托官厅湖畔的生态优势与葡萄产业的资源基础,怀来正打造“葡萄酒康养”特色模式,当地酒庄纷纷布局康养场景,推出葡萄酒主题康养体验项目,部分酒庄联合康养机构开发“葡萄酒养生课堂”,讲解葡萄酒与膳食搭配的健康知识,让“紫色佳酿”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以“葡乡探秘,酒韵怀来”为IP、“千年葡萄文化传承,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精神内核的紫色研学旅游产业,正成为连接产业与大众的全新纽带。当地整合世界葡萄酒之窗、葡乐生态园、长城桑干酒庄等核心点位,串联丰禾庄园、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备选点位,打造覆盖“文化认知—种植实践—酿造体验”的完整研学链条,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设计差异化主题线路,不仅让怀来葡萄酒的风土魅力与文化底蕴通过沉浸式体验触达更多人,更持续为产业培育着消费新群体。
从“新中国葡萄酒的摇篮”到“世界级产区的潜力股”,怀来葡萄酒产业的转型之路,虽历经“成本高企、市场挤压、线上遇阻”的多重考验,却始终以“立足风土、创新破局” 的坚定姿态稳步前行。如今,41座特色酒庄的多元探索、“四级品牌体系”的加速构建、“三产融合”的深度实践,怀来这座千年葡园正以崭新面貌书写产业发展新篇章。亢春宁 高成 杨磊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