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探寻数字化技术与千年秦俑文明的深度融合,感受科技为考古、文保、展陈与教育带来的全新变革。

在考古发掘环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记录与保护。一方面,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为考古发掘现场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精准留存遗址原始样貌;另一方面,从发掘前到发掘后,数据管理全程“在线”:发掘前通过ArcGIS、ATK等仪器软件划定并录入发掘范围,随发掘进程实时更新;发掘中对所有遗迹、出土文物拍照记录,对完整遗迹开展三维扫描以辅助电子绘图;发掘后则将每日发掘日记、照片、考古绘图等资料全部电子化归档,为考古研究留存完整数字依据。

在数字展陈领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百度公司的战略合作,让观众得以“超高清”亲近兵马俑。游客用手机百度AR扫描二号坑平面布局灯箱,屏幕会按战车、鞍马、战马、陶俑分类出现闪动色块与三维模型,触碰即可查看详细介绍;扫描铜车马结构图,能直观观看零件解构与合成的三维过程。

在文物修复与保护中,数字化技术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工作人员会对陶俑碎片进行3D扫描、精度建模,先完成虚拟复原与智能拼接,再开展实体修复,大幅提升修复的准确性与效率;同时为每件陶俑赋予“隐性编码”,通过RFT技术扫描,即可快速查询陶俑的考古编号、发掘信息等核心数据。

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创新也打破了地域与时空限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过“云上课堂”“实景课堂”“线上直播”等形式,让全球各国的孩子都能在线了解中国历史、感知文物魅力,让千年秦俑“走向世界”。
编辑:吴明富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