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光明论坛】守护集体记忆 传承抗战精神

2025-09-11 16:18: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作者:刘双庆(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从推出主题展览到编印出版红色图书,从重访抗战现场到开展相关文艺创作……近来,全国各地先后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缅怀和铭记革命先辈的牺牲和奉献,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抗战历程的见证,蕴藏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具有强大的情感感召力。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要求我们用好红色资源,通过守护抗战集体记忆,进一步增进国家认同和自信,凝聚磅礴复兴力量。

  集体记忆是促进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不过,集体记忆并非自然形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依赖共同体成员有意识地守护和传承。这要求集体中的成员有共同的历史经验,如果不是历史的亲历者,往往需要通过族群内成员的传承而获得共同的记忆体验。在集体记忆的守护过程中,用好红色资源至关重要。

  建构纪念语境,守护抗战集体记忆。集体记忆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往往与特定的纪念语境和记忆场所联系在一起。应充分挖掘与抗战有关的关键纪念时刻,建构纪念语境,将对具体事件的回忆纳入抗战的叙事框架下,发挥集体记忆的社会凝聚力和情感感召力。各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中,可以将卢沟桥事件、淞沪会战、“一二·九”运动、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不同历史时空的事件串联起来,在历史记忆中,感悟伟大精神力量。

  善用新技术,打造智能化的记忆空间。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承往往需要一定的记忆空间,传统记忆空间包括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纪念碑等。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传统记忆空间升级为智能记忆空间,焕发出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可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特别推出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中,主办方使用了全息影像、交互AI等智能技术,精彩还原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历史场景。在抗战家书视听空间中,泛黄的抗战家书被制作成微缩版“纪录片”,静止的照片随之“动”了起来。具象化的历史场景、形象生动的符号,多维度、多模态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强化了历史在场感,加深了公众对历史的理解,也引发了参与者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促进了文化记忆的赓续传承。

  创新方式,将历史记忆嵌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除了在特殊节点开展仪式性纪念活动之外,还可探索将抗战精神的弘扬融入党建工作、思政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创造、红色旅游等。通过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实地调研、红色观影、演讲朗诵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将个人记忆融入集体记忆的守护和传承。通过在历史与当下之间建立关联,一方面能够唤起集体记忆,加强国人对伟大抗战精神和红色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能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尤其需要我们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将这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化作伟大的行动力量,引领我们穿越艰难险阻,向着民族复兴奋勇前进!历史深处,藏有未来的答案。让我们用心守护共同的集体记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我们伟大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1日 02版)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