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风吹草低,遇见“蓝海”

2025-09-11 16:15:43  来源:人民网

image.png


初秋的北疆大地,草原深处牧歌悠扬,传唱着丰收的喜悦,城市夜色万家灯火,闪烁着“风光无限”新动能。

逐绿前行的内蒙古,始终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从鄂尔多斯市的沙漠光伏“蓝海”,到包头市的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从和林格尔新区的绿色算力,到包头“精密蜕变”的稀土产业;从沙良物流园的铁路快速通关,到满洲里口岸的智慧口岸建设……

向新、向绿、向智,一个现代化的内蒙古紧跟时代的铿锵旋律,奏响最新最美的乐章。

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北疆大地“风光无限”

在勾勒中国防沙治沙的作战图上,鄂尔多斯市占据着亮眼且无可替代的位置,新时代的防沙治沙奇迹在这里熠熠生辉。

行进在达拉特旗,草方格将流沙稳稳“固定”,一片“蓝海”跃入眼帘。站在12层高的眺望台上,19.6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图形电站”下,杨柴、苜蓿、燕麦等植物扎根生长,偶尔还有小动物穿梭其间,给荒芜的沙漠带来生机。

“骏马图形电站”已成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标志性符号。人民网孟佳澍摄

“骏马图形电站”已成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标志性符号。人民网孟佳澍摄


“目前,全旗已建成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556.5万千瓦,从最早的光伏领跑者基地到现在的‘沙戈荒’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这片土地的绿色传奇在持续书写。”达拉特旗能源局能源综合保障中心主任李凯介绍。

达拉特旗依托光伏新能源基地,通过“集体经济入股、企业建设基地、农牧民联结分红”的合作模式,全面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基地还与周边景区有机连接,形成沙漠旅游经济综合示范区。

此外,作为“光伏长城”工程的一部分,达拉特旗计划至2030年,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用光伏板筑起一道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蓝色防沙区”,防沙治沙的步伐坚定稳健。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在内蒙古随处可见“风光无限”。

走进位于包头市的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数十支百米级风电叶片整齐排列,场面十分壮观。这些叶片将应用于“三北”地区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支撑。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正在组装的风机。人民网记者张雪冬摄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正在组装的风机。人民网记者张雪冬摄


组装车间内,一台8.5兆瓦的超大型陆上风机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检测,明阳新能源陆上装备总部集团有限公司产业管理部总监谢尧介绍:“‘沙戈荒’地区环境复杂,严寒酷暑,常年沙尘暴频发,这对风电机组的设计精度、叶片材料性能等都提出了严苛挑战。”

谢尧表示:“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型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和高效免维护滤沙系统,从源头减少风沙对设备的损耗,搭配智能控制技术与智能传感器,实现机组的精准智能化运行。”

“同时,叶片设计上采用高效翼型与防沙石设计,进一步强化抗风沙能力,满发状态下1天的发电量即可满足约1300个家庭1个月的用电需求。”

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多点开花”

近年以来,内蒙古紧盯有希望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突围”点位持续攻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领域再启动一批新点位,努力实现多点开花。

5毫秒可以做什么?

最新发布成果显示,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数字集群出发,到京津冀枢纽核心区域的时延已稳定在5毫秒以内,到长三角枢纽时延15毫秒以内,到粤港澳、成渝等枢纽的时延也控制在20毫秒以内,正式迈入全国算力“毫秒圈”。

这条高速、低时延的“数字大动脉”,极大地提升了和林格尔新区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核心节点的价值。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人民网记者富丽娟摄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人民网记者富丽娟摄


内蒙古是“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枢纽,内蒙古枢纽节点凭借新能源发电量全国第一的优势,全力构建绿色算力全产业链。目前算力规模达16.5万P,其中智算15.4万P,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内蒙古正在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算力高地,绿色算力为建设“数字内蒙古”注入了澎湃新动能。

在“世界稀土之都”包头市,稀土储量和冶炼分离产能均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包头逐步形成“矿—土—材—用”的完整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7月初,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三期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制造项目正式开工。三期项目投产后,将在现有产能2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钕铁硼生产工厂。

在展厅内,记者看到了一片片形似口香糖的六面长方体,这是钕铁硼磁体常见的形状之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丽丽介绍,企业生产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晚上睡觉开一会儿空调,它能使空调更静音、更节能。它也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的核心材料之一,还有手机中的听筒、相机对焦时的马达、医院里的核磁共振、春晚上舞动的人形机器人、草原上的‘大风车’,都不离开这种稀土永磁材料的参与。”

稀土变频压缩机是节能变频空调的核心部件。人民网记者张雪冬摄

稀土变频压缩机是节能变频空调的核心部件。人民网记者张雪冬摄


“我们包头公司就是在‘十四五’期间落户,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徐丽丽表示,五年来,企业不仅积极拓展新兴产业赛道,还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在晶界渗透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3D晶界渗透技术,可持续降低重稀土使用量20%—25%。

2024年,包头市稀土产业产值1030.5亿元,成为国内首个稀土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地区,今年1—5月,全市稀土产业实现产值414.6亿元,正加速从“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不断迈进。

高效通关、智能通关,推动更高水平向北开放

初秋,坐落于呼和浩特市东南角的沙良物流园内,工作人员开着一辆辆崭新的汽车,正从JSQ商品汽车专用装卸线通道行驶通过。智能关卡——RFID车辆信息采集器,发出“叮”的一声,一辆汽车便卸载完成。

RFID车辆信息采集器是沙良物流园今年5月刚安装的自动扫描系统。“以前扫描的时候非常麻烦,在卸载之前,全列一共290辆汽车,都需要人工进到车里挨个扫描,现在的智能采集器,最少可以节约1个小时的时间,充分提升了卸载的效率。”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铁路物流中心沙良物流园副经理孔祥平告诉记者。

商品汽车正在通过JSQ商品汽车专用装卸线卸载。人民网记者寇雅楠摄

商品汽车正在通过JSQ商品汽车专用装卸线卸载。人民网记者寇雅楠摄


与此同时,JSQ班列与传统的车厢相比,采用上下两层结构,空间利用率高,每节车厢可搭载8至10辆商品汽车,装运量相比传统集装箱提升两倍以上。更关键的是,车厢内部全程贯通,汽车可直接通过坡道驶入驶出,省去了传统集装箱需要吊装、搬运的繁琐环节,人工作业时间直接减少50%,装卸效率大幅提升。

“近年来,小汽车的运输量持续增长。2015年物流园刚建成时,每月商品汽车装卸量仅200多台;而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每月有4000多台。”孔祥平说。

目前,沙良物流园正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北向物流新通道。园区内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全流程通关一体化服务,创新实施“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使中欧班列运行时间缩短1至2天。

一路向北,全国最大沿边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内,中欧班列井然有序,排列通关。

七月下旬,一列编组68辆满载汽车配件、航空配件、电脑显示屏的3707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满洲里铁路口岸,驶向俄罗斯沃尔西诺站,标志着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突破30000列大关。

第30000列中欧班列驶出满洲里口岸。安吉拉摄

第30000列中欧班列驶出满洲里口岸。安吉拉摄


满洲里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公、铁、空”三位一体的口岸疏运体系。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满洲里铁路口岸为提升回程中欧班列换装运输时效,主动与边检、海关对接,建立一体化工作制度,推动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全力压缩回程班列在口岸站的停留时间,回程班列通关效率较之前提高近10%。

“我们加速推动‘智慧口岸’建设,与铁路部门共同研发铁路数据应用平台,进一步打造内外联动、同频同步的服务管理模式,确保中欧班列查验‘零等待’,通关‘零延时’。”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队长郜耀勋说。

截至目前,经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累计超30000列、发送货物近300万标箱,出入境线路拓展至21条,出境班列可到达俄罗斯、波兰、比利时等13个欧洲国家,入境班列覆盖国内哈尔滨、上海、广州等60余座城市。运送货物品类也是日益丰富,涵盖日用百货、电子产品、成品汽车、食用油、板材等12大品类,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增长态势明显。

如今的北疆大地,创新潮涌。新时代的内蒙古锚定优势特色领域集中攻坚,不断寻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与“最大增量。从“风吹草低”到“风光无限”“绿算闪动”——“智”绘北疆,内蒙古数云、听风向未来。(人民网“行进中国”内蒙古调研采访团:杨义、白波、富丽娟、张力洋、赵梦月、李睿、刘艺琳、寇雅楠、苗阳、张聿修、张雪冬、孟佳澍、齐浩男)


编辑:赵广忠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