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通过政策保障、科技支撑与全民行动,让生态保护从理念落地为实践,在守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的同时,传递绿色发展的中国智慧。
■探索自然之旅 播撒生态保护的绿色种子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各中小学的100余名学生和家长来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探索自然、守护生态之旅。
研学队首先沿着山间小道仔细捡拾垃圾,随后参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手作体验课。通过活动,大家在心里种下了生态保护的绿色种子。
■青藏高原上的答卷 展现生态保护“中国范式”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正生动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式”。
在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与各种动物和谐相处。随着生态保护政策落实推进,人类已成为野生动物们的守护者。
为了更好保护西藏的生物多样性,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构建了西藏首个种质资源库。
■亲子共赴自然之约 观鸟活动唤醒全民生态自觉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在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观鸟亲子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大众走进自然,用实际行动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与行动自觉。
■从AI监控到江上清漂 智管平台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重庆市奉节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扼守长江三峡夔门入口。
为了更好地推动境内水域清漂工作,奉节县启用“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重构水域垃圾防治体系,长效保持河畅、江清、岸洁。
■自然教育+公众参与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推进保护实践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持续推进虎豹保护实践,在强化栖息地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自然教育和公众参与的多元路径。
在吉林省珲春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智能红外相机、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回传野生动物活动影像。
从人进虎退到虎进人退,再到人虎和谐共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进行着积极探索。
从校园实践到高原巡护,从AI监控到种质资源保护,各地以科技支撑、公众参与、政策保障,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新图景。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